铁水预处理用Si3N4结合SiC复相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

来源 :2012年全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huang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压汞仪和热重分析仪等手段,在1100~1500℃范围内研究了Si3N4结合SiC复相材料的高温抗氧化行为。结果表明:(1)随氧化温度升高,由于氧化致密层的形成,试样氧化增重速率降低;(2)随氧化温度升高出现氧化钝化现象,使得Si3N4结合SiC复相材料表现出很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3)高温氧化使得Si3N4结合SiC复相材料显气孔率降低,常温抗压强度升高,由于氧化层表面裂纹形成使得氧化后试样的常温耐压强度随氧化温度升高而降低。
其他文献
高炉炼铁设备系统中无料钟炉顶料罐称量料罐的密封是否良好对高炉的生产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分析了称量料罐上下密封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维护的措施:顶温控制;润滑保证;上下密封阀本体缺陷改造。加强对上下密的维护,既满足了高炉定修周期要求,同时降低了设备故障率,满足了高炉强化冶炼要求,降低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介绍了高炉炉顶温度声波测绘装置的测量原理,并探讨了炉顶温度声波测绘装置相对与传统温度探针的优势。
本文针对实际应用中固体料仓的料位测量问题进行分析,介绍了几种料位测量技术,并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对于固体料位这类特殊的工况:要求测量准确,对于介电常数低,粉尘大的工况,德国UWT的重锤料位计以其安装方便,维护量小,质量稳定,寿命长的特点,正好满足要求。
天钢1#高炉在入炉品位不断降低渣比不断上升、外部条件恶化的前提下,总结出适合高炉自身的经验和规律,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1)转变操作思想。由要求精料转变为调整炉况适应原料的变化。(2)高炉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各工段制定了标准化操作程序,尽量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炉况波动。(3)推行工长横班管理制度。提高了工长的管理权限和责任,提高了横班的工作效率。
本文主要就鞍钢鲅鱼圈1号和2号高炉开工前后的设备管理工作实践,对炉顶设备的组成进行了介绍,论述了初期运行中炉顶设备出现的问题,并从技术管理角度进行分析,实施了改善性维修,对炉顶难点设备的检修技术进行了革新。通过一系列技术管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应用实绩。
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岗位点检是设备管理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而岗位点检的主体是岗位操作工,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操作工与设备之间的关系,是搞好设备管理工作的关键。本文主要从操作工与设备方面的关系入手,分析岗位点检在设备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一些推进岗位点检工作的生产运行方式。
本文介绍了北营炼铁厂采取了一系列提高铁水质量的措施,主要包括:高炉精料水平的提高;设备性能的改进,工艺操作的优化;准确控制煤气流分布;建立完善管理制度。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生铁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连铸机扇形段驱动辊中间支撑轴承在极低速、高温、重载、高污染环境下运行。水冷剖分圆柱滚子轴承采用满装设计最大化了轴承的承载能力,冷却水循环设计使得轴承能够在60℃~90℃运转,多重密封结构阻止了外界杂质的侵蚀。轴承能够实现±3℃自动调心,保证了轴承与驱动辊的协调。概述了轴承的载荷、游隙及配合等应用。
铸坯质量的控制策略涉及生产和管理的各个方面,而基于信息化的二级系统是实现质量控制战略的综合平台。本文详细的描述了中冶连铸二级系统内容。二级系统以模型为核心,对以前发展的所有模型进行了整合,并将模型总结为两大类,分别为过程控制模型(包括漏钢预报、动态配水、动态轻压下、切割优化和质量判定等模型)和过程管理模型(包括浇次计划、炉次跟踪、中包跟踪、铸流跟踪和铸坯跟踪等模型);同时,从信息化的角度对供应商进
本文以烧结镁铝尖晶石为骨料,以镁砂和α-Al2O3为基质料,通过固相反应烧结法合成了浸入式水口用镁铝尖晶石耐火材料,研究了基质含量和成型压力对试样显气孔率、体积密度、耐压强度及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MPa压力下成型,经1650℃×4h烧成,可以合成显气孔率为16.14%,体积密度为2.89g/cm3的尖晶石耐火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