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风潮中的陈寅恪--以吴宓日记为中心的考察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第十三届青年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吴亦日记》对为陈寅格清华时期的工作、生活记录为中心,粗线条的勾勒出陈寅格初入清华时期的事功行为,了解他的别样生活和对教育的理念。
其他文献
"旅游法"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就启动的一个立法项目,曾被列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国务院立法计划,但由于当时我国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方面对立法涉及的一些重要问题认识不尽一致,致使这部法律草案未能提请审议。八届全国人大以来,社会上要求制订旅游法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十一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后,制订旅游法很快被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据"旅游法"(草案)的说明文稿表明:本次出台的旅游法,
迄今为止,学界对《暾欲谷碑》所见türk sir一词没有较为满意的解释。笔者最近在研读突厥鲁尼文碑铭以及查阅相关书籍时发现,对此问题进一步推敲甚至作个诠释是有可能的。经研究,碑铭所见türk sir应与汉籍史料所记“锻奴”有关,即与突厥炼铁有关。根据突厥起源地,sir是突厥语和蒙古语共有的具有炼铁之义的词根是没有问题的。
本文正是基于建筑人类学对干阑建筑尚未涉及的理论问题进行原建筑发生学意义的探讨。并指出"干"与"杆"、"阑"与"栏",语音相谐,语义相通,互为通假字。在"干阑"语音、语义和互为通假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同时证明了干阑建筑榫卯框架结构原发生学过程。古代先民对干阑立柱圆点的固定,梁枋左右延伸,并沿立柱纵轴向上,再沿横梁左右旋绕构成一个三维立体空间坐标,即干阑建筑榫卯框架结构的形成。通过运用干阑建筑榫卯框架结
本文中笔者试从文书学角度就《至正条格》中较感兴趣的特殊句法和一些词汇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就《校注本》个别标点、校勘等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就教于《校注本》的作者及各位专家。
本文通过分析清末留学观念的转变及留日原因,探讨了清末留日法政学习及其在日期间的法制宣传。理清这些问题,进一步探讨日本对近代中国法制的影响及清末法制改革在中国法制近代化过程中作用及地位。
本文通过对五四时期日美驻华大使的一次舆论交锋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历史渊源进行剖析,来考察一战后美国在华反日舆论的兴起,从外部影响的角度,思考中国的反日运动,探讨了中日两国关系在新政前后经历了“黄金十年”以后,中国迅速走入持续且坚决的反日运动中的原因。
本文试图以徐淑希、桂中枢、孟治三人颇具代表性的英文著述为研究对象,考察九一八事变后中日国际舆论战的内容与特点。徐淑希的著作是对东北问题的学术研究,以法理为依据,揭示日本在东北扮演的侵略者角色,寻求从外交上解决中日纠纷。
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为了实现独霸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扩张政策,同德国缔结“防共协定”和军事同盟,以期借助日德军事同盟力量,谋求日、德、意、苏“四国军事同盟”,并企图通过“四国军事同盟”力量,压制美国,迫使美国放弃参战,完成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计划,最终实现所谓的“大东亚共荣”.但是.由于日、德两国的战略分歧,使这种日、德、意、苏“四国军事同盟”构想向日、苏双边关系演变,《日苏中立条约》最终成
本文先追溯“妨害”治理的观念及其相关法律的制定如何在19世纪的英国本土兴继而以英国为参照系,考察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章程》如何界定和管理“妨害”问题。探讨了治理“妨害”的实际过程,包括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设置和演进,与“妨害”相关的问责和惩罚机制,并进一步分梳被定义为“妨害”的具体事物及其处理方法。
本文试图从宏观的金融环境与经济政策中探寻交通银行与政府的关系发展,其中不仅反映出明显的连续性,也体现出北洋、国民政府两大时期的阶段性特征。1912-1937年的交通银行,依赖政府生存立足、又疏于政府起死回生、后以支持政府换取特权,其间依赖与独立并存、斗争与合作常在.推其实质,即政府代表的行政权力与交行本身的资本力量(追求利润最大化)之间博弈的外在表现.北洋时期“财政本位”的经济政策占主导,银行“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