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冬季SLP偶极型结构及其时空变化特征

来源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onyj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850年-2004年Hadley气候中心的155年全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相关分析、Morlet小波分析以及Mann-Kendall检测法研究了亚洲--太平洋地区(20-70°N,40°E-120°W)冬季海平面气压异常的空间结构、时间演变特征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亚太地区冬季海平面气压场既存在近乎纬向的反位相分布,也存在明显的经向的反位相分布。冬季海平面气压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4个主要区域,分别位于亚洲东北部地区(60-70°N,110-150°E)、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25-35°N,150°E-170°W)、我国西北部(35-45°N,85-110°E)和阿留申群岛一带(50-60°N,170°E-165°W)。亚洲东北部地区与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我国西北部地区与阿留申群岛地区分别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即存在一个经向的偶极子振荡型和一个纬向的偶极子振荡型。偶极子呈现出了较明显的3-4年的年际变化,且分别在1871年和1925年发生了突变。
其他文献
利用濮阳1954-2007年的汛期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分析方法,分析濮阳汛期降水特点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汛期总降水后30年呈减少变化趋势,7月份降水量最大,发生暴雨的次数最多,8月份的暴雨强度最大,7月、8月暴雨的发生都有连续和连年出现的特点。
利用1963—2008年鹤壁2个代表性观测站的逐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分析近45a鹤壁寒潮活动的特征及其多年变化特点,并且研究了环流场异常对寒潮事件发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鹤壁寒潮活动与华北均值差异较大;东部开始早,结束晚;西部开始晚,结束早,寒潮出现在11、3月最多。近45a来,寒潮具有两次跃变异常,分别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前期和90年代后期;寒潮活动总的趋势是阶段性减少的,这主要与气候
利用1971—2005年清丰降水、气温等资料,对清丰的月、季、年气温、降水量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20世纪70年代年平均气温偏低较多,80年代略偏低,90年代以后气温上升较快,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最高气温的增辐及趋热尤为明显。各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以春季气温增幅最大。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②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减幅为57.1mm/
运用1960-2008年以来信阳逐月和年平均最高、平均最低以及平均气温和相应的极端气温资料,借助线性分析和年代跃变分析的方法,研究其长期变化趋势和年际变化,结果表明:信阳的夏季平均最高气温呈下降趋势、冬季最低气温和年平均气温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冬季增温主要在夜间,夏季降温主要在白天。全年的平均增温主要是由冬季夜间引起的。
利用1951~2008年NCAR/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研究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场,对北极与亚洲中纬度间环流关系进行了分析,确认ANPO涛动是北半球中纬度与极地间的一个重要的大气涛动,并由此建立了亚洲大陆极地涛动指数(AsiaNorthPoleOscillation,ANPO)。研究表明,ANPO指数反映了对流层低层亚洲大陆环流与极地环流之间的一种共变特征,它的变化与亚洲夏
利用台站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格点资料,对东北地区冬季降雪进行了统计研究,发现东北地区冬季降雪近46年整体为下降趋势,在46年间始终存在着10年左右的长周期,1980年代以后存在着6年左右的周期。利用REOF/CAST方法,发现东北地区冬季降雪主要分为4个空间模态:辽宁-吉林东部、吉林北部、辽宁西南部、黑龙江北部地区。另外,1987年东北气候变暖后,东北东南部地区、辽宁西南部和黑龙江北部地区较大
利用趋势、小波等方法,分析湖北省孝感市1957—2006年近50年降水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影响降水变化的相关因子。结果表明:孝感市年降水量呈弱增加趋势,春秋季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冬夏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量变化的年代际差异较小,年际差异大;降水量变化3—7a和9—13a的周期表现显著;太阳活动和ENSO对降水变化影响很大,年平均太阳黑子偏多时,次年四季降水量将偏多;夏季海温偏高,次年
本文对1961-2007年的47年地面观测资料进行统计,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从1961年以来,年平均气温随着年代的变化呈持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年平均气温由4.8℃升至5.9℃,月平均气温随年代也基本呈上升的趋势,冬季升幅明显高于夏季,2000年后,12月低于前40年0.2℃;降水量随年代变化不大,80年代最多为705.3mm,其余年代都很接近,70年代比60年代少8.0m
利用乌江流域4个气象站1951~2006年共56年的月平均气温及降水资料,计算了乌江流域平均蒸发量及水资源总量。分析了56年来乌江流域气候及水资源总量变化,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通过分析结论如下:①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乌江流域降水高于平均值,为正距平;80年代中至20世纪末低于平均值,为负距平;21世纪初至2006年略高于平均值,为正距平。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
本文通过滑动平均和小波的方法分析了1951~2006淮河流域可利用降水量的演变趋势和变化特征;通过相关分析,挑选出与淮河流域可利用降水量关系密切的大气环流因子,并分析其对可利用降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94年开始淮河流域的可利用降水量呈周期为2-3年的震荡;副高、东亚大槽、极涡指数、欧亚纬向环流对淮河流域的可利用降水量影响较大。所得结论可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