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lin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纤维化主要是一种病理概念,系指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成分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所导致的肝脏结构或/和功能异常改变的病理变化.几乎所有的慢性肝病,包括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慢性血吸虫病、慢性酒精与药物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均具有这一病理变化,肝纤维化的进一步发展,可形成肝硬化,严重影响患者健康与生命.但直到上世纪70年代之前,人们对肝纤维化的重要性认识较少,对其病理机制也多以为是由于肝实质细胞坏死、导致肝脏网状支架塌陷而形成,是一种被动与不可逆的病理过程.至70年代以Popper教授为代表的医学科学家不仅基本阐明了肝纤维化的病理形态特征及其在慢性肝病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发现肝纤维化是一种结缔组织的主动性增生过程.但是对这些增生结缔组织的细胞来源与代谢特点,则知之尚少.80年代后期以来,随肝脏细胞分离培养与生化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应用,肝纤维化的基础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阐明了肝纤维化形成、发展与消退的病理生理特点,尤其是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作用及其活化调控机制. 目前对肝纤维化广泛认可的概念包括:肝纤维化是机体对慢性损伤的主动性修复反应,以肝脏ECM增生与沉积为特征,形态上表现为肝窦毛细血管化与肝小叶内纤维化;功能上可引起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等.只有慢性损伤才引起肝纤维化,自限性的急性损伤不会引起肝纤维化;尽管肝纤维化的病因不同,但其病理特点基本一致;肝纤维化与肾、肺等器官纤维化的病理特点也基本相似,治疗上可相互借鉴.HSC活化是肝纤维化形成的细胞学基础,胶原等肝脏ECM代谢失衡、生成大于降解是其生化学基础.不仅肝纤维化是可逆的,一定程度的肝硬化也是可逆的.本文研究,肝纤维化病理,生物医药研究进展及中医治疗。
其他文献
结核病在我国是最常见的多发病,是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估计全国约有近600万结核病人,是世界上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结核病发病国家,约占全球病例的1/4。每年大约有
近年来我国川崎病有逐年增高趋势,已成为威胁小儿健康较常见的后天性心血管疾病。川崎病冠脉搭桥术后复发极为罕见,现将1例报道如下。1病例1·1临床资料患儿,男,3岁7个月,因
胃癌手术治疗虽然是目前主要根治胃癌的方法之一,但其仍面临着术后高度复发的危险性,约有5%的早期胃癌及50%的进展期胃癌在5年内因胃癌复发而死亡.胃癌肿瘤已得到根治性切除,但
会议
镉既是一种用途广泛又是一种十分有毒的元素。它对人体的肾脏、肝脏都产生危害〔1〕。化妆品是一种使用极为广泛的日用品,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均规定化妆品中不得含有镉。但少数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一)學醫的人爲什麽要學習生物化學 生物化學是醫科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科學,這是由於它與醫學的各種基礎的或臨床的學科有着密切聯系的關係,也就是說,如果學醫的學生沒有充
目的 研究在校大中专学生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径和需求,为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于2009年5月整群随机抽取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大中专学生1 2
随着溃疡病治疗药物的进展,大部分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能在短期内迅速愈合,但复发问题并未完全解决.近年来,PU复发的炎症机制日益受到重视.健胃愈疡颗粒(简称JWYY)能
会议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导致的一系列慢性症状和食管黏膜损伤,包括非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病(NERD)、反流性食管
会议
"脾胃湿热"是中医脾胃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常见的脾胃实证.随着地球气温的转暖,人群流动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等,使本证的发生呈上升、扩大之趋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