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强度递增负荷跑步对运动者心境变化的影响

来源 :2016年第三届广州运动与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8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高强度递增负荷跑步对运动者运动前后的心境变化,旨在了解和调控运动员的心境状态,为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实验参考.方法:通过测定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构建中高强度递增负荷运动模型,以60%VO2max、70%VO2max、80%VOmax、90%VO2max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运动,频率为5d/w,1h/d,持续4周.结果:1)与当周同等负荷运动前相比,第一周运动后激动性、无活力性均非常显著上升(P< 0.01),而愤怒性、抑郁性均非常显著下降(P<0.01),平静性显著下降(P< 0.05);第二周运动后愉悦性、愤怒性均非常显著上升(P<0.01),思量性、激动性、无活力性均非常显著下降(P< 0.01),抑郁性显著上升(P<0.05);第三周运动后思量性、激动性均非常显著上升(P<0.01),愤怒性、抑郁性均非常显著下降(P<0.01);第四周运动后愤怒性、激动性、抑郁性、无活力性均非常显著下降(P<0.01).2)与安静值相比,第一周运动后愤怒性非常显著上升(P<0.01),思量性显著上升(P< 0.05),激动性非常显著下降(P<0.01);第二周运动后激动性、无活力性均非常显著上升(P<0.01),愤怒性显著上升(P<0.05);第三周运动后愤怒性显著上升(P< 0.05),激动性显著上升(P< 0.05),第四周愤怒性,激动性显著上升(P<0.05).3)与当周同等负荷运动前相比,第一周运动后消极情绪非常显著上升(P<0.01),积极情绪显著上升(P<0.05);第二周运动后消极情绪非常显著下降(P<0.01),积极情绪显著下降(P< 0.05);第三周运动后、第四周运动后消极情绪非常显著下降(P<0.01),积极情绪显著上升(P< 0.05).4)与安静值相比,第一周运动后消极情绪显著上升(P<0.05);第二周运动后消极情绪显著下降(P<0.05);第四周运动后消极情绪非常显著下降(P<0.01).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通过对中老年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来评估中老年心血管机能水平.研究方法:符合实验条件的中老年人10人,年龄55.2±1.0323,无运动障碍,心血管功能无异常;通过佩戴运动心电装备测试中老年定量负荷状态下3min哈佛台阶试验和30秒30次蹲起,得到定量负荷状态下的台阶试验和心功指数与心电图部分,对每分钟心电图中时域信号的相邻RR间期间隔时间作变异系数CV,分别与台阶指数和心功指数以及台阶指数和
研究目的:身体诊断是运动前必须进行的重要活动,它的意义一方面在于能够检测运动前后身体机能的变化,另一方面在于能够保证训练的安全性。早期身体诊断包括医务和运动能力测试两个层面,医务层面是指对身体具体部位或身体成分进行微观化分析,运动能力测试是指对身体在运动项目中(如跳远)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水平进行评估,这两种测试的结果虽然都能作为身体能力的反应,但它却很难实现对运动过程中动作质量的监控,也就不能很好的
研究目的:我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也逐渐增多,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也将受到更多的关注。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俗称老年痴呆,是老年人群常见病之一。许多的药物治疗都没能起到理想的效果,近些年的研究成果证实了,运动干预治疗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且由于降低了医疗费用、操作相对简单等特点被更多患者所接受。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采用运动干预对于不同程度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成果,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看运动训练,教练员实际上是运动员身体基因表达的操控者,正确的基因表达会给运动员带来好的适应结果,而基因的错误表达将会给运动员带来可能是灾难性结果,因此精准设计特别是在分子水平上的精准设计对运动训练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文献研究结合动物实验。结果:本文进行了(1)以分子为靶点的精准分子靶向运动处方设计理念与要素;(2)动物实验检验分子靶向精准训练的效果;(3)如何进行以分子为
目的:以篮球为代表的三大球类运动比赛临场分析,主要是以量化分析和质化分析进行数据处理与运用,但两者却缺乏对比赛双方状态变化的趋势进行实时描述与预测.本研究将K线理论运用于篮球比赛,旨在提前找出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趋势.方法:随机选取2015-2016赛季CBA季后赛20场比赛、2015-2016赛季NBA季后赛20场比赛以及2016里约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20场比赛的分数差值(Score Gap,S
后激活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是指,骨骼肌在高强度、低量度的最大自主收缩刺激后,所引起的爆发力能力即刻增强的现象。目的:通过三次90%最大强度的半蹲起,引发PAP效应后,立刻进行快速小步跑练习,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并观察这种组合干预方式,对爆发力能力的提升,与单纯的PAP效应对爆发力提升幅度的差别。本研究也是首次尝试应用PAP效应改善灵敏能力(动作速度)
研究目的:PNF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的缩略语,译为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其主要作用是增强患者的运动能力,在康复医学中广泛应用.PNF拉伸法的种类很多,有些非常复杂,但各种技术都包括了主动肌和被动肌的轮流收缩和放松.常用的PNF拉伸方法主要有三种:保持-放松(HR);保持-放松-拮抗肌收缩(HRC);收缩-放松(CR).本文主要针对H
研究目的:探讨广东顺德男子龙舟队运动员不同距离竞渡训练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为教练员制定和调整训练计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选取广东顺德男子龙舟队运动员14名为研究对象,训练年限1-2年,平均年龄:21.43±1.09岁,身高:172.00±5.83cm,体重:67.38±6.84kg.要求运动员训练期间以最快速度完成100m、200m、500m距离竞渡,每完成一项后,分别间歇3min、5min,接
研究目的:Omegawave仪器因其具有无创、便携、可频繁测量的优点,备受运动训练队的青睐。本文通过对国家羽毛球运动员进行omegawave测试,以便更好的评估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和对训练的适应程度。实验对象:国家羽毛球队的8名男性运动员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通过对omegawave评估系统的相关知识进行查询,以便为测试过程与测试结果的分析研究提高理论依据。实验法:测试者应考虑运动员测试前的实际情况,
研究目的:8-12岁是少年女子身体发育的高峰时期,在这一时期进行运动训练,其身体素质的变化将更变化多样,因此,准确把握少年女子这一时期训练过程中的身体素质发展变化特征,成为从运动员的个性发展特征角度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训练方案的重点内容.本研究连续多年跟踪监测深圳弘金地爱心基金网球队少年女子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以了解少年女子网球队员的身体素质发展变化特征.研究方法:从2011年至2013年连续跟踪监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