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象山三个“群星奖”谈优秀群文作品的创作特点

来源 :2018年中国文化馆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众文艺创作的目的是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何通过群众文艺创作来传递正能量,给大众带来美的享受和有价值的思想,是群文创作者的主要任务.1996年,象山以充满浓郁渔乡风情的双人舞《挂灯》一举夺取全国第六届“群星奖”银奖,时隔十年的2007年,象山再次以气势恢宏的大型广场舞蹈《海达渔鼓》冲刺“群星”,最后以鲜明的地域特色、磅礴的阵容气势、独特的舞蹈语汇,摘取了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广场舞蹈表演奖,成为象山群众文化创作史上的一道里程碑.2013年10月,象山唱新闻《长年葱》以其独有的表演形式“唱新闻”再次香飘全国群星大舞台.《挂灯》《海达渔鼓》《长年葱》三获“群星奖”,点燃了群众对群文活动的热情和积极参与,促进群众文艺团队像雨后春笋般勃然兴起,同时带动了戏剧、小品、表演唱等群众文艺的创作,使得群众文化走向发展繁荣.
其他文献
公共文化馆现代管理运行及服务新机制建立的路径选择:明确文化馆转型发展总体方向及趋势,把握机制创新的要点,廓清定立量化指标的价值取向,突出机制创新,着力发挥管理及服务效能。
身处欠发达地区的群文工作者,要用心学习和领悟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以创新发展的思路把握住这一大好时机,顺势而为,借势勇为,自强不息,为社会,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和提供丰富的文化精神产品和服务,努力实现应有价值,挣得应有地位,赢得广泛尊重,开创新时代群文工作新局面,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实际行动,探索和开拓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之路。
传统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和服务是打通信息时代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行动,是打造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现有的文化馆资源基础上做好全民艺术普及,抓好文化人才,创作文艺精品的同时,还要不断推进数字化服务建设,迎合国家“十三五”时期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冲刺阶段的要求,本文结合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实际情况,谈一些作者的想法.
嘉定地处上海市西北郊,因此,嘉定不断探索实践,充分发挥统筹服务功能,在做实做强已构建的市、区、街镇三级配送格局的同时,积极挖掘和整合区域资源,重点加大对于基层村居的服务力度,探索完善三级到四级的配送工作机制,统筹城乡文化均等化发展,加快形成基本化、公平化、均等化、城乡全覆盖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做到全民共享文化盛事。
文化馆具有宣传教育、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进行文化保护等多种功能,其中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馆的重要职责之一,解决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笔者认为:重点应放在公共文化服务“走出去”与“走进来”这两点上。公共文化服务“走出去”,指由文化馆提供的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不应局限于文化馆自有场地的空间,而应该延伸到文化馆以外的场所,惠及更多的受众人群。公共文化服务的“走进来”,是由文化馆提供资金或
地方文化云建设和运行,必须提高数字文化服务意识,建立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共享共创制度,解决纵向资源、横向资源、社会资源、信息资源等各类资源整合共享问题和资源加工等资源建设问题;建立公共数字文化云运行保障制度,解决公共数字文化云建设和服务中的资金、设备、人才、技术、法规等保障问题;扩大地方文化云的社会影响,社会知晓度、用户参与度、云服务满意度,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效能。
秧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秧歌主要“起源于插秧和耕田的农业劳动活动”,用来减除农作的劳累辛苦,从而逐渐形成的.其独特的表演形式、较强的观赏性和娱乐健身性,都一一凸显出来.可相关问题也随之出现:如何对秧歌进行再次的推广?如何保护继承这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结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面临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挖掘出秧歌的历史价值并正视其发展现状,根据环境条件的不同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对其进行
传统体育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必须明确政府的主体地位,在政策法规、保障资金等方面都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同时,应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建立社会参与的有效机制,依靠全社会力量做好非遗保护工作。
制定农村人力资源规划和政策体系的研究,建立健全吸引农村人才留在家乡创业激励的政策,农村青壮年输出要纳入计划。重点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活动平台,将乡村文化建设更新融入乡村整体发展规划,实现“城乡等值”建立“一村一品”特色文化惠民队伍,弘扬正确的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建立奖励和诚信体系保障,激励帮扶农村脱贫致富的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政策引领、产业扶持,引进或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者给
中国从2001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申报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开始,非遗进入大众视野,申报非遗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政府立法保护、出台鼓励政策及民间多种形式活态传承,参与主体层出不穷,活动搞得如火如茶,总的发展势头良好,各地均取得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经验和做法,可喜可贺。但在如何抓住核心元素结合时代特点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践层面,与新时代要求和世界水平依然有较大差距。在此,对非遗的创造性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