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针法测量低温下生物材料导热系数研究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403379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温下导热系数测定对生物器官的低温保存、低温外科医学及数值模拟计算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了探针法测量原理的基础上,用探针法对低温下生物材料的导热系数进行了测量研究。实验表明探针在用甘油和蒸馏水进行标定后,可以方便准确地测量-35~-90℃温区下猪主动脉的导热系数。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纳米复合薄膜的法向热导率及其界面热阻。研究发现,热传递方向不同时,薄膜的法向热导率和界面热阻大小也都不同;这些差异随着两种材料
  在肝癌介入式微波热凝固疗法(IMC)的临床治疗中,由于大血管中血液流动带走热量,可能出现温度小于54℃的过冷区,位于过冷区的肿瘤癌细胞在热疗后将残存下来。本文以大血管
  本文将人体热调节柱状模型和手的多节段模型结合起来,建立了更完整的人体热调节模型。文章利用有限元方法对人体热调节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并设计试验证明了模型的正
  本文采用考虑热疗过程中组织物性动态变化的光热模型,数值模拟了分别采用漫射加入头和裸光纤加入头时的激光诱导间质肿瘤热疗中热损伤体积的变化,分析对比了两种加入头所
  本文选择猪舌为实验研究对象,建构了舌体真实血管分布的物理模型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模型,在此基础上用有限元方法对舌体三维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做了初步探索。文章讨论了
会议
  本文对比了分别采用单一温度法、"热剂量法"和Arrhenius方程预测在肿瘤热疗中生物组织热损伤的差别,分析了不同热损伤描述方法对肿瘤热疗中热剂量的选择的影响。文章基于
  本文利用低温显微系统研究了叔丁醇溶液降温时的晶体形态,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溶液的玻璃化转变、反玻璃化结晶。低温显微实验表明:10﹪叔丁醇/水二元溶液,降
会议
  本文将激光传输的蒙特卡罗法和热传导的双倒易边界元法结合,提出了激光照射下生物组织内传热问题的三维瞬态双倒易边界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本文研究了颈部平行逆流的颈动脉和静脉对颈部热平衡的作用。文章通过颈部传热模型的合理简化,得到在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的解析解,分析了在冷热疗条件下颈部冷却对脑部降温
本文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五双”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实践和成效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其它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