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照顾者心理脱离及其与照顾负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护理学会2017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t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随者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的提高,癌症对照顾者的心理、社会影响日益受到重视.据文献报道,59%肿瘤患者照顾者承受中等以上的压力水平,16%照顾者在日常照顾工作中患病.照顾者面临照顾压力时,个人资源持续消耗而恢复不足,可产生焦虑、睡眠障碍、慢性疲劳以及无助感等消极体验,进而降低照顾者的积极性与主观幸福感.Hudson等指出43%照顾者称其需要从长期慢性的照顾工作中脱离出来,部分照顾者支持常规休息.Sonnentag认为,心理脱离是一种心理恢复体验,指个人在非工作时间不仅身体脱离工作环境,心理亦从工作相关事宜中脱离出来.根据努力-恢复模式,心理脱离有利于照顾者从繁琐的照顾负担中得到短暂的休息,以重新获得情绪、体力的恢复.然而目前国内外对肿瘤患者照顾者的心理脱离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肿瘤患者照顾者的心理脱离现状及其与照顾压力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改善照顾者的心理恢复体验.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护理的专科化已成为临床护理实践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中国专科护士发展起步较晚,2005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指出:根据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建立和发展临床专业护士.2011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明确指出细化专科护士培训计划和内容,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是
冠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是冠心病介入治疗最后的堡垒,其显著特点为:完全闭塞、重度钙化甚至极度迂曲、手术极难风险极高,并发症风险较大.心包填塞(cardiac tamponade,CT)又称心脏压塞,是冠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PIC)发生风险较高且极凶险的并发症,如防控监护不严不能及时发现处理则后果严重,甚至导致死亡.目前,针对CTO病变PIC术心脏压塞并发症全程全面的监护技术尚未见报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呈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指出,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进行长期家庭氧疗,可以提高有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率,对血流动力学、血液学特征、运动能力、肺生理和精神状态都会产生有益的影响.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患
糖尿病是一种涉及环境、免疫学和遗传等因素引起的内源性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和(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或由于疾病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引发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可导致肾、眼、足等部位发生问题的疾病.糖尿病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等类型.微血管病变中又包含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一种基于肾小球血管损伤的病变,是糖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由于其创伤小、效果显著,目前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但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约为10%~58%,病死率高达20%~45%,因此冠心病PCI术后的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接受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和定期的复查.术后随访是及时发现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及余下血管狭窄的重要手段.支架内血栓形成多发生于术后早期,术后30天以后的栓发生率每年仅0.2-0.6%.但支架内再狭窄多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不包括孕前患有的1型或2型糖尿病.GDM会给母体和胎儿造成不同程度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综合治疗主要包括五方面:医学营养治疗,运动疗法,胰岛素治疗,孕期监测,健康教育等.其中医学营养治疗被认为是预防和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关键方法.医学营养治疗(Medica
留置管路在治疗、手术、抢救等情况下发挥积极作用.作为生命通道,管路对疾病的转归和康复有着重要意义.管路滑脱发生率作为衡量护理质量的敏感指标,成为护理质量管理的关注重点.对管路管理中的各个安全节点进行有效提取整合,形成关键过程指标,实现有效地前馈控制,有助于发现管路滑脱的现状、趋势、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控制和质量改进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升整个医护团队的服务规范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已成为全球排名第三的“杀手”.COP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慢性疾病,特别是稳定期COPD患者的预后和康复情况不仅与患者自我效能有关,而且与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特别是家庭成员支持与关怀程度有关.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执行某一特定行为主观判断,强调效能期望与行为期望因果关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慢病已成为桎梏中国居民健康的重要问题.中国2015年慢病状况报告显示,全国慢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慢性病已对中国社会发展造成沉重的负担.各界学者已然认识到对慢病采取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及意义,并已纷纷采取了行动.慢病管理是一项全社会各层面都需要参与其中的庞大工程,而护理工作在这项工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就目前而言,做好慢病管理护理
评判性思维能力自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护理领域后日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国外有研究表明,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使护士的病情观察更具有科学性、严谨性,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计划性、有效性,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独立性.评判性思维能力差可能导致护士无法及时发现、处理异常情况而影响护理质量及安全.目前,中国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并不高,很多护士不能将观察到的病情,做出准确的评估、分析、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