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纯轴承钢的工艺研究

来源 :首届宝钢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发的超纯轴承钢的硫含量、钛含量和氧含量分别达到0.003%以下、0.0012%以下和0.000 7%以下。围绕超纯轴承钢而开发的专用工艺流程已基本成熟,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体系。
其他文献
耐候钢是宝钢的一类重要产品。回顾宝钢耐候钢产品开发的历程,简要介绍耐候钢品种开发的现状,提出宝钢耐候钢产品开发应向高强化、厚板化和多样化的发展方向。
结合我国自主建设的中厚板轧机,介绍了我国在强力中厚板轧机及轧后控制冷却系统开发、中厚板轧制的TMCP技术、中厚板尺寸精度控制等方面取得的进展,表明我国已经具备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的中厚板生产、设备和自动化技术。
文章介绍了宝钢集团上海二钢有限公司年产12 万t的预应力厂,在引进设备调试结束后,承接的第一批桥梁缆索用高强度PC镀锌钢丝的研制与生产情况。
通过正确的成分设计,严格控制轧制及热处理工艺,成功开发了D36-Z35、E36-Z35等牌号的海洋采油平台钢板,其各项性能指标全部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研究了成品钢板的组织、性能,讨论了化学成分、轧制工艺及热处理制度对性能影响。
叙述精密合金的特点,论述高精度带钢的工艺与性能特点,重点阐述玻封材料用膨胀合金的物理性能、湿氢氧化行为及改善冷带外观质量的工艺措施。
在晶界面上用萃取碳复型技术研究了GH4049合金与硼(B)、碳(C)晶界偏聚效应密切相关的二次沉淀特征。B含量低于0.008%,因固溶B/C原子比低至0.365左右,晶界析出脆性特征的大尺寸MC薄膜和M6C枝晶片以及精细粒状M23C6群体,不利于高温塑性和持久寿命。B含量为0.011%和0.018%,固溶B/C原子比虽仅为0.667和0.941,却分别减少并全部抑制了这些C化物的析出,代之以弥散M
根据一钢工艺特点、设备配置及生产组织等特定条件,着重论述不锈钢、碳钢混合轧制的工艺要求、DHCR计划编制原则、基本方法,同时简述实现不锈钢与碳钢混合轧制时对过程控制的功能要求。
研究了双时效工艺对超高强度钢23Co14Ni12Cr3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抗张强度没有明显降低的条件下,双时效工艺较正常时效工艺其冲击疲劳寿命延长了35.5%,动态断裂韧性则提高了22.6%。同时分析了逆转变奥氏体AR稳定性提高和疲劳寿命延长的物理机制。
铝酸钙是轴承钢中比较常见的点状氧化物夹杂,它会降低轴承钢的使用寿命。在冶炼过程中除了要控制好脱氧之外,还必须控制钢中的钙含量,以减少点状氧化物夹杂的数量。利用Lupis-Wagner方法,计算了在VD炉冶炼期间碳、铝还原渣中CaO的可能性,讨论了真空度和温度对钙还原渣中CaO的影响。结果表明VD炉中,轴承钢中的碳能还原渣中的CaO,轴承钢中的铝不能还原渣中的氧化钙。炉渣碱度对钢中Ca含量影响比较大
热卷箱技术是不锈钢热轧带钢生产发展的方向。国外多家不锈钢生产企业均采用了热卷箱技术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宝钢集团一钢公司不锈钢带钢生产线采用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三代热卷箱技术。文章主要介绍了热卷箱技术的发展,一钢公司热卷箱的设备组成与主要工艺参数、控制功能及使用效果。使用效果分析表明:在不锈钢带钢生产线中,应用热卷箱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投资,减少带坯头尾温差,提高产品尺寸精度并改善板形;同时对开拓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