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早期缺血预适应介导的内皮祖细胞对保留肾单位手术(NSS)中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行右肾切除,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保留肾单位组(NSS)、缺血预适应+保留肾单位组(IPC)。Sham组仅暴露左肾脏,NSS组在夹闭肾蒂40分钟时切除左肾下级,IPC组在阻断肾蒂前采用15 min/10 min缺血预适应方案处理,余同NSS组。分别在恢复肾动脉血流后1、3、6、12、24 h及3 d处死大鼠,抽取大鼠下腔静脉血2 ml,离心取上清,检测肾功能等,并留取肾组织进行HE染色,进行病理损伤程度评价;免疫荧光检测内皮祖细胞归巢部位以及特征,免疫组化观察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值分化及血管新生情况。1份立即通过器械分离法提取肾组织单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内皮祖细胞的数量。1份立即放入液氮保存,利用TRlzol法提取肾组织总RNA,逆转录成cDNA,两步法PCR程序检测β-肌动蛋白、VEGF、IGF-1、SDF-1αmRNA表达;利用液氮将肾组织研磨至粉末状,全蛋白提取试剂盒提取总蛋白,经过电泳、转膜、封闭、孵育抗体等步骤,分析β-肌动蛋白、VEGF、IGF-1、SDF-1α蛋白质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NSS组与IPC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在12 h有明显升高,在24 h达顶峰(p<0.05)。再灌注后12 h时,IPC组血清肌酐、尿素氮较NSS组降低(P<0.05)。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测显示:sham组各时间段均无肾小管损伤。NSS组再灌注3小时后渗出明显增加,可见管型及小管管腔扩张,管周细胞脱落,在24 h最为显著;IPC组亦出现上述病理学改变,但较NSS组损伤程度减轻。IPC组内皮祖细胞数量较NSS组和sham组明显增加,主要集中在肾髓质乳头区,且IPC组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值、分化及血管新生明显较NSS组和sham组明显。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IPC组肾组织中VEGF、SDF-1α表达较sham组与NSS组均有升高。结论部分肾切除前给予缺血预适应可对肾脏产生重要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缺血预适应介导内源性内皮祖细胞归巢至损伤肾脏,释放血管生成因子,并通过旁分泌作用促进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值分化及血管新生等过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