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强制采用的资本市场流动性效应的成因。是由于IFRS与其它本土会计准则的质量差异?还是由于各国本土会计准则向单一会计准则:IFRS的趋同?本文通过将IFRS强制采用的总资本市场流动性效应分解为如下两部分以试图回答上述问题。一部分是由于IFRS和其它本土会计准则质量的差异而带来的资本市场流动性效应,本文将其命名为"质量效应";另一部分是由于各国本土会计准则向单一会计准则:IFRS的趋同而带来的资本市场流动性效应,本文将其命名为"趋同效应"。而前人的研究(诸如,Barthetal.,2006;Daskeetal.,2008)均将IFRS强制采用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变化或者资本市场流动性、资本成本和市场权益价值的变化归因于IFRS与其它本土会计准则质量的差异,即"质量效应",而忽略了IFRS强制采用的"趋同效应"的存在。这所带来的后果是:如果"趋同效应"显著为正,那么前人研究应该是高估了"质量效应";如果"趋同效应"显著为负,那么前人研究则应该是低估了"质量效应"。为此,本文采用了回归分析法和双重差分法,试图将IFRS强制采用的总资本市场流动性效应分解为"质量效应"和"趋同效应"两部分,以期得到真实的"趋同效应"和"质量效应"的大小。与Daskeetal.(2008)发现一致的是,本文也发现公司在强制采用IFRS之后的平均资本市场流动性显著增强了。但与前人发现(例如,Barthetal.2006;Armstrongetal.2008;Daskeetal.2008)不同的是,本文发现IFRS强制采用的总资本市场流动性的正向效应并非来自于正向的"质量效应",而仅来自于正向的"趋同效应"。本文还发现IFRS强制采用的总资本市场流动性效应中的"质量效应"显著为负,这说明投资者预期IFRS的质量并非高于其它本土会计准则的平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