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在多发创伤并发休克治疗中的作用

来源 :2006年浙江省危重病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zhongxi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发创伤常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造成体液丢失,应激反应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休克,严重者进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如何有效地纠正休克,防治MODS在其治疗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鉴于此,笔者于2004年2月~2005年12月期间共救治多发创伤并发休克的患者92例,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现将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
其他文献
目的:血清药化学方法分析复方五仁醇胶囊药效物质。方法:分别采用HPLC指纹图谱和UPLC-MS/MS分析制剂主要成分及大鼠灌胃给药后血液中产生的药源性成分,并测定主要入血成分含量。结果:制剂HPLC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26个,鉴定成分7个,分别为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h1、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灌胃给药后血清中产生药源性成分13个,其中8个为制剂原形成分,其
本文采用对本Vv毒力株菌高度敏感的抗生药物氧氟沙星联合具有强力抗炎、过敏作用的药物地塞米松、异丙嗪对脓毒症小鼠进行保护治疗,并与经体外抑菌试验证实对本菌株不具抗菌活性的克林霉素相比较不同时段的小鼠存活数(率),同时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变化,以探讨不同抗生药物对创伤弧菌脓毒症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临床死亡率在50%以上,以严重低氧血症、肺顺应性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等为特征。本院ICU在2001~2006年中收治的20位ARDS患者,在支气管肺灌洗后予间隙置俯卧位进行体位引流后,取得较满意效果。本文现将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
重症颅脑损伤死亡率高,文献报告比例达30%~50%左右。而并发高钠血症者虽为少见,但预后极差,死亡率更高。鉴于此,本文总结2003年5月~2006年5月三年间在本科救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中重度高钠血症共24例,其中11例行床边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
本文旨在通过应用目前国际通用的测定肠道黏膜通透性的指标:乳果糖和甘露醇的排除率之比,以及血浆D-乳酸的监测来观察脓毒症患者肠道黏膜通透性的变化。同时探讨肠道黏膜通透性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的相互关系。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而呼吸衰竭又是重度有机磷中毒的常见死亡原因之一。肟类复能剂和抗胆碱能药物是治疗AOPP的特效药物,而肟类复能剂的给药方法国内外尚存在不同的方法。鉴于此,本文总结某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重度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的患者39例,全部采用呼吸机治疗,并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法,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亚低温治疗存在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出血,心血管功能紊乱,电解质紊乱,肾衰等,但治疗后不会有后遗症,且提高存活率,降低致残率、死亡率。鉴于此,本文对亚低温治疗急性脑缺血损伤的部分临床指标影响进行了总结。
本文回顾分析了本科2004年4月~2006年4月期间建立人工气道后行机械通气时发生呼吸窘迫的40例病人,对呼吸窘迫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处理方法。
本文参照2005年美国胸科学会(ATS)/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治疗指南的适当抗生素治疗,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了调整,回顾性观察适当抗生素治疗前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变化。
呼吸衰竭是颈髓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也是颈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重症医学及脊柱外科的发展,死亡率在下降,但相关文献不多,本院近年来收治此类患者1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本文现将治疗过程进行报告,给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