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濮阳卫城之名称

来源 :“中原历史地理与黄河文明演进”学术研讨会暨河南大学历史地理学第二届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t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国是周代最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其都城曾由卫迁到曹、楚丘和帝丘.关于现代濮阳的最后一个卫都的具体名称,一般认为早期称“帝丘”,后来到战国时期改为濮阳;也有入主张自初迁之时就称濮阳.通过分析文献中的有关记载,本文断定当时的正式名称是“卫”,“帝丘”只是古地名,是其雅称或别称,仅用于特定的语境.“卫”源于最早位于今鹤壁市区的第一个卫都,而楚丘也曾被称作“卫”.由“卫”改称“濮阳”的时间大体是战国早期.这种变化是当时的大势所趋,体现了各诸侯国由类“城市国家”到类“领土国家”的转变.
其他文献
从清代在云南边境地区的普洱茶产销历史来看,当地的统治阶层傣泐与清中央政权、各山地族群和汉族移民在普洱茶贸易过程中各自所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各族群在环境适应、社会结构、
打箭炉作为清代开辟的边关,在汉藏商贸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清朝廷为了确保税收,除了严格执行户部榷关的税收管理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外,还根据其作为边关的特点,作出了不
近几年,有部分学者对民国时期西康禁烟有所论述,①尽管如此,对民国时期西康省政府禁烟这一课题仍值得进一步探讨.有鉴于此,本文以民国时期的西康史志、杂志、报纸为依据,着重
叶长青的康藏民族学研究由游记向科学民族志的演化,某种程度上展现了华西民族学在20世纪初发展的全过程。叶长青的学术文章中大量出现诸如地理控制、气味、声音、浪漫、独特、
古代藏族、蒙古族史籍所载的西夏历史故事,也存在着大量借入、增减和改编前代或其他民族所传“典故”的现象,因此说它们是嫁接而成的也不为过。
婚俗是民间重要的习俗之一,在一些民族中某种婚俗在一定历史时期曾经几乎主宰了婚姻.如“姑舅表婚”习俗曾盛行于许多国家,而在黔东南民族地区表现得更突出,在这个问题上,国
清代中晚期之后,随着外贸茶叶的需求,闽江流域,山地茶树的种植面积扩大;直接导致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茶叶在加工过程之中,消耗大量了林木,也导致森林植被的破坏.采茶过程之中,
公元14世纪,西藏帕木竹巴政权推翻萨迦政权统治,建立以山南乃东为中心的帕木竹巴政权.本文试图通过对《朗氏家族史》(rLans Po ti bse ru)的文本分析,重新展现14世纪西藏地方
明清时期,随着黑河中游地区的农业开发规模的变化,农业生产的水平发生变化,河渠灌溉体系得到兴修,但仍存在渠坝废弃的情况.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运用历史地理学等方法.复原
茧绸产业是明清以来河南境内一项重要副业,《蚕坡章程碑》则是中国现存最早关于该产业的记载.通过梳理《蚕坡章程碑》的相关文字,可以考证与该碑相关的几项重要史实,包括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