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辅助设备的智能化分析

来源 :甘肃省电机工程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gnj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水电站可以提高电站经济运行水平,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效率,提升电站安全水平,主要特征是“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水电站辅助设备众多,部分辅助设备智能化程度低,其进行控制的常规继电器、传统变送器、自动化元件等依然较为普遍,依据参照IEC61850标准“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的智能水电站结构层次,采用智能控制器类设备改进辅助设备控制系统,能够将辅助设备以通信方式接入水电站智能化结构层次,接入方式多样灵活、稳定性与可靠性好,提高了水电站辅助设备的监视控制能力,智能水电站建设和辅助设备智能化应该在水电站实际情况和国家当前各种标准下进行,实现水电站辅助设备的智能化应用,进而完成整体的智能化水电站建设。
其他文献
本文以甘肃省电力公司ERP易用化项目建设为例,提出了ERP易用化研究,对电力企业优化业务流程,促进ERP系统深化应用,提升ERP实用化水平有一定借鉴意义。
调度数据网的安全是二次安全防护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本文通过对数据网络运行环境的分析对网络安全潜在风险进行识别,结合实际运行管理经验和网络发展的先进技术对数据网络的安全防护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设性意见,以期构建完整的甘肃电网调度数据网安全防护体系。
本文分析了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建设的背景,基于关键业务需求设计了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的平台架构及应用架构,采用自主开发的轻量级J2EE框架,以及XML、WebService技术实现了公文发送、公文接收、公文搜索、公文统计等功能,满足甘肃省电力公司的电子公文业务需求。
甘肃省电力公司在不断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提出了“虚实结合”固基础运维理念,同时该理念的可操作性在突发性的信息系统事件中也到了充分的验证。
针对国家电网公司颁布的《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应用新技术目录(2009年版)》中推广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的明确要求,将无线温度传感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阐述了无线温度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方案、技术指标、工作原理和系统配置,为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推广作出了积极的尝试。
目前电力系统微机线路保护或断路器辅助保护中重合闸功能模块对充电状态的监视手段仅仅局限在保护装置上,都没有向后台、集控站或者调度端上送遥信量,这直接影响到重合闸的正确动作,是一大隐患。本文综述了目前典型的重合闸充电状态的监视手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以提高重合闸的正确动作率,从而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该文对变配电站的计算机监督控制系统的构成、内容及特点进行了叙述,并结合工程事例再现了实时检测、远程控制、事故报警及故障分析等功能的实现。
本文以适应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并在确保工程项目工期、质量的前提下,对创新造价管理思维,主动控制工程造价进行了分析探讨。
通过对节能服务公司市场生命周期的分析与预测,指出电网企业在当下“入市”面临的机遇,最后,提出电网企业应与社会服务机构合作,组建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构建能效服务管理平台,利用能效服务网络,开展能效咨询服务活动的运营等措施和建议。
该文针对目前充电式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现状,构造了光伏电源电动汽车充电站相关模型,将PV阵列模型离散化,在常规的逆变模型基础上采用SVPWM技术来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增加数字锁相环,在VHS-ADC平台上设计了电压外环PI环节、电流内环PI环节和坐标变换模型。搭建了基于FPGA的光伏电源电动汽车系统,在平台上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搭建的各个模块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