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群体身份表征自我优先性的ERP研究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rrgt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体作为社会人拥有着大量的社会身份,不同的社会身份对个体具有不同的重要性。为了探讨不同群体身份对自我表征的优先性,研究采用2(熟悉度:自我的和熟悉的)×2(社会身份:民族身份和国家身份)被试内设计,分别记录了16名健康大学生对自我和熟悉的民族身份及国家身份进行判断的脑电信号。结果表明,自我的社会身份比熟悉的社会身份引发更大的P300波幅,说明自我的社会身份具有自动加工优势,个体更容易注意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对于自我的两种社会身份,民族身份比国家身份引发了更大的P300波幅,说明了民族身份在自我表征过程中更具有优先性。
其他文献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框架中,执政党的党内民主状况直接关系到党际合作的民主度,也关系到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民主价值的实现程度。本文着重分析了执政党党内民主与各民主党派合作民主的关系,分析执政党党内民主缺失的原因以及对党际合作民主的影响,分析了党内民主和党际合作民主前行的路径。
本文从广义储蓄角度出发,就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对储蓄政策影响展开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我国从不发达的市场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过渡时期,其间政府的储蓄政策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储蓄的增加,而逐渐形成的计划经济则强化了政府对国民储蓄的控制,并且通过储蓄总量、结构政策以及强制储蓄等方式,最终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储蓄格局。
新中国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持续推进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初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取得良好开端的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艰难前行但遭受重大挫折阶段,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重大飞跃阶段。总结其历史经验,认为应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认清中国国情,搞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结合,实现“当代化”、“大众化”。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近年来上海市6次舆情调查的数据,研究公众对于重大政治会议信息的获取渠道和认知情况。研究发现,媒体的大力宣传报道使得重大政治会议的知晓率和关注度较高,但此类信息传播却存在“盲点”,10%左右的公众无法接触到此类信息,这部分公众主要是中学生、18至25岁的非学生群体、低学历低收入群体。在信息渠道方面,电视依然占据绝对优势,网络和报纸并驾齐驱,广播和人际传播地位最低,另外手机报的崛起值得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经历了社会主义模式的革命性变革: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转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就是社会主义模式的革命性变革。本文对“苏联模式”进行了再认识,分析了为什么从“苏联模式”转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问题,阐述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本文从从政党执政方式的角度分析中国国民党走向衰败的原因:基层党组织薄弱威胁执政合法性;意识形态体系空洞挑战执政党威信;中央集权和个人独裁;党政军全面的腐败。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宗教问题的认识,制定和调整政策,指导工作实践,历经曲折,逐步演进。中国共产党观察宗教问题的着眼点和处理宗教问题的侧重点逐渐从意识形态转向社会功能,从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和宗教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把宗教看作政治上的异己力量,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进而希望宗教在国家总体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宗教政策和宗教工作越来越务实,越来越符合宗教本身的变化规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由邓小平创立的,但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马克思。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吸取资本主义一切肯定成果”的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总结了现实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了这一理论的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大发展。马克思的“吸取资本主义一切肯
焦虑是对未来威胁和不幸的忧虑预期,并伴随着紧张的烦躁不安或一定的身体症状。一定程度焦虑水平能够提高个体的警惕性,更快地知觉和处理环境中的潜在威胁,因此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然而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的焦虑状态,则会导致情绪障碍。因此,焦虑相关的研究在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往的研究表明,高焦虑特质的个体常常表现出对负性刺激更加敏感并且反应过分强烈的特点,然而其潜在的神经机制目前仍然还未清楚。本
物质应用障碍可以使用认知加工偏好来表征,比如对于药物刺激的自动检测和定向关注。然而,我们对于究竟是那种类型的注意,怎样以及何时与这些刺激加工发生交互作用的,这些问题仍旧没有搞清楚。此外,目前也尚不清楚吸烟者是在一般情况下对情感重要线索比较敏感,还是只在特定条件下对与吸烟有关的线索存在偏好。迄今为止,ERP的研究通过操作对吸烟线索的注意,以及运用视觉oddball作业来研究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的其他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