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电缆结构复合丝巨磁阻抗效应的研究

来源 :2004年全国电子电镀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pgis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脉冲电沉积工艺在直径为200微米的铜丝表面沉积铁镍合金镀层,形成具有同轴电缆结构的巨磁阻抗复合丝材料.分别改变复合丝磁性外壳厚度与铜丝直径,研究复合丝结构对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发现巨磁阻抗比值随磁性外壳厚度的增大及铜丝直径的增大而增大,特征频率则向低频端移动.本文还发现在外加直流磁场低于5.57kA/m时,驱动交流电幅值增大,巨磁阻抗效应增大;高于5.57kA/m时,驱动交流电幅值的大小不再影响复合丝的巨磁阻抗效应.在驱动电流上叠加20mA以下的直流偏置对巨磁阻抗效应没有影响.
其他文献
文章指出了现代工业存在的电能质量问题,分析了传统静止无功补偿措施(SVC)的不足,阐述了DSTATCOM的基本原理及其诸多优势,论证了现代工业无功补偿的最佳解决方案是DSTATCOM.最后,概述了中国DSTATCOM技术的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
文章介绍系了动、静态无功补偿装置的结构原理及电容器补偿容量的确定,提出了该装置的应用前景,用于35kV~110kV降压变电站中无功补偿、降损有明显效果.
无功自动调控装置可对发电机无功出力进行实时跟踪控制,是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中重要的执行环节.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它能够更有效地控制区域电网无功的合理流动,优化电网内无功潮流分布,改善电网整体供电水平,提高电压质量,减少网损,降低运行人员劳动强度.
综合国外低压电容器发展的最新动态,对21世纪代压电容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当今最新一代低压电容器将向气体化、小型化、环保化及高比能化方向发展,对代表这一发展趋势的德国充气式小型化环保型自愈式电容器(GMKP)及其无功补偿(抑谐)装置的性能、结构作了介绍.
采用创新点突出的技术,研制并生产了10kV高压电网无功补偿装置.由于该装置具有高可靠性、高性价比、补偿功能齐全等特点,所以必然能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文介绍了用于500kV变电站无功补偿的箱式电容器装置,并与框架式、集合式电容器装置进行了比较.为500kV变电站无功补偿的选用提供了新的选择.
本文以鞍山红一变100Mvar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国产化示范工程为背景,介绍了大容量功态无功补偿新技术的开发及其在我国输电网中的成功应用.文中首先从系统角度出发,分析如何确定SVC容量配置并在电网中发挥的作用,由此展开对示范工程主电路和二次设备及相应参数设计的介绍,着重进行SVC电压/无功控制策略的分析研究,进而为实现这一策略,给出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原则和控制流程,并描述了SVC与变电站综合自
超声电化学是结合了电化学和超声辐照而建立起来一种新方法,它显示了两者的优点。可以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反应温度的高低、超声功率的强弱等各种参数从而达到控制纳米材料尺寸和形状的目的。本文综述了超声效应的物理机制、超声反应器的类型及超声波对电化学反应的影响,并着重论述了超声在电化学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在超声电化学动力学、超声电分析化学、超声电化学发光、超声电化学合成等方面的应用.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电沉积复合镀制备多元复合材料方面的最新进展及研究动态.重点探讨了电沉积纳米复合镀层、电沉积自润滑复合镀层、功能梯度材料复合电沉积等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论述了这三种复合镀层的耐磨、耐蚀或耐磨、耐高温氧化等优点,最后对电沉积复合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本文探索了在SiCp/Al表面化学镀镍的前处理工艺及条件,系统分析并阐述了除油、粗化、活化等工序对化学镀镍磷合金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在最优的条件下成功地制备出光亮、均匀、完整且与基体结合良好的镍磷合金镀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AX)对镀层微观结构和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前处理可以改变基体表面的结构形貌,影响镍磷合金镀层在其表面的分布,从而对镀层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