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类阿胶药膳食疗方荟萃

来源 :2017全国药膳养生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xiao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系驴(Equus asinus L.)的皮经煎煮浓缩成的固体胶.能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贫血心悸、燥咳咯血、妊娠胎漏、产后血虚、肌痿无力、血虚肠燥,是中医临床常用补益药,也是药膳中常用滋补食物,属于食药同源之品.粥作为常见膳食烹调方法之一,在传统养生保健上占有重要地位,清·黄云鹄对粥大力推崇,在其《粥谱》中谓粥“于养老最宜:一省费,二味全,三津润,四利膈,五易消化”.对于体虚需补益的人群,尤其适合粥类阿胶药膳食疗方.
其他文献
目的:土家族主要特色药膳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民族的优秀饮食文化,为制定土家族药膳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对现存的所有土家族食谱录、食疗著作及有关资料进行了认真的调查、搜集、翻译、整理;对所研究问题的领域,国内外已经进行的研究工作,达到的研究水平,主要的结果和结论以及尚存在的空白点和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的问题有清晰的了解,以确定研究课题的背景.通过现况研究,考察神农架林区,
阿胶味甘、性平;归肺、肝、肾经.功能补血滋阴,润燥,止血.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老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等.阿胶被称为“国药三宝”之一,是公认的“食药同用”之珍品,也是药膳养生食品的重要原料之一.因而,阿胶作为主要原料被用作制作、研发各种药膳养生食品,诸如阿胶糕类药膳食品、阿胶粥类药膳食品、阿胶羹类药膳食品、阿胶膏类药膳食品、阿胶饮料类药膳
食疗可谓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发明.食疗通过饮食调理达到养生防病治病的目的,它既保留了中华民族饮食注重“色、香、味”的特点,又将中医理论寓养生保健于日常饮食之中.当病程较长,治疗无特效药时,如果采用饮食疗法,既避免了长期服药的麻烦和副作用,又可以从美味中吃出健康.阿胶就是食疗中的经久不衰的上补佳品,作为补血、补虚、滋补强壮的药物,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临床上,无论单方使用,还是复方中的和其他中药
盐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最常用的调味品和必需品,是各类药膳制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食品制备和保存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日益重视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以减少与膳食相关疾病的发生,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这也促使盐摄入量逐渐成为与之相关疾病研究的焦点,越来越多的营养宣教、疾病防治将食盐摄入量作为健康膳食的核心内容.本文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从机体转化、代谢产物致病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多方面讨论了食用盐与肾脏
阿胶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之效,尤其是女性的滋补圣品.在现代,阿胶已非女性的专享,一些家庭将阿胶制成药膳,如阿胶当归乌鸡汤、阿胶牛奶羹、阿胶粥之类.虽都以阿胶为主要原料,但阿胶配伍的食材或药食同源之品不同,功效则不同,适合的人群亦各异.查阅古今食疗药膳书籍,发现以阿胶为主要原料之一的汤类药膳食疗方品种丰富,且具有补血调经、润燥止咳、延年益寿等功效.
高血压病(即原发性高血压)以动脉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升高为基本特征.它既是血流动力学异常的疾病,也是代谢病,最具危害的是它常易引起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与不可逆重塑.因此对其治疗目标不应局限为降至安全值,而应以有效预防和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为要.中医药膳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按照中医学的食治原则,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辨证论治等理念与现代烹饪学、西方营
甘蔗药性甘、寒。果汁非常丰富,占70%左右,其中含糖量占12%,亦有认为达17%-18%者。甘蔗的糖分是由新鲜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三种成分构成的,有营养心肌,清热解渴,消除疲劳和帮助消化等作用,比直接吃糖要强得多。
橘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成熟果实.常绿小乔木.果实秋冬成熟.别名橘、橘实、黄橘、木奴.性味甘、酸、凉,归肺脾胃经.可以理气和中、化痰止咳、生津止渴。柑橘果实营养丰富,成分复杂,仅在果肉中就己发现150多种化学成分。
文旦是柚子的别称,闽南以厦门产者为上品.福州自产柚也是福建人民喜爱的良品.有的农民把成熟的柚子顶部平切口,把果肉取出,将绿茶装入,然后盖顶包扎,放阴凉处,一年以上,可取茶叶(又名柚子茶)10克,冲开水服,能防治腹痛、腹胀、泄泻等消化不良症.妇人妊娠反应呕恶,以柚皮半个切块,煎服,口服两次.还常用柚子炖鸡治胃脘虚寒痛,柚叶杵烂外用治疖肿等.个别乡镇用柚花提炼其挥发油作化妆品,涂面美容.
龙眼(学名:Dimocarpus longan Lour.),又称桂圆,益智.龙眼是中国南部和东南部著名果树之一,常与荔枝相提并论.龙眼含丰富的葡萄糖、蔗糖和蛋白质等,含铁量也比较高,可提高热能、补充营养.龙眼还是一味很有价值的中药。中医认为,龙眼性味甘、平,能补脾益胃,养血安神。本品味甘质润,性质温和,为补益脾胃之佳果,又能益心脾,养营血、安神作用。可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或气血不足,体虚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