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星等多源遥感数据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整合应用--以上海为例

来源 :第十六届中国环境遥感应用技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12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上海对于航空遥感、卫星遥感包括中巴资源系列卫星、环境一号星座及国外商业运行卫星等多源遥感数据在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生态承载力研究、城市综合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十年前即在美国兴起的“空间整合社会科学”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应用前景,运用遥感和GIS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已成为这类领域的潮流。本文介绍了上海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基础数据平台的数据类型,及其作为空间整合社会科学研究的数据源,在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整合应用方法和实例。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宽频带MT与长周期MT数据,对内蒙古苏尼特左旗-辽宁锦州剖面展开了深部电性结构研究。作者采用了先进的大地电磁数据处理分析技术,对观测资料进行了由定性到定量全面地分析,通过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得到了沿剖面的较为详细的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最后结合其它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对苏尼特左旗-锦州剖面的二维电性结构进行解释,确定了主要断裂和边界带的位置和深部延伸情况,同时确定了壳内高导层的分布位
舒曼谐振是由闪电触发的电离层与地面之间的全球电震荡,在地球与电离层空腔中传播,其电磁波能量明显高于其他频率电磁波的能量背景变化。利用地震极低频电磁台站的天然电磁场观测的舒曼谐振数据,分析各谐振频率电磁场功率谱强度随时间的变化,从而研究舒曼谐振随时间和纬度的背景变化规律。为将其应用于地震监测中,辨别观测到的舒曼谐振异常提供物理依据,并填补国内外在电磁场背景变化研究中的空白。
本文通过2010年10月在石家庄及附近地区采用高密度点距、宽频带大地电磁方法对石家庄市附近地区的断裂体系和深部孕震环境进行探测研究,为研究分析判断该区是否存在发生大地震的深部构造背景提供资料。
本文以中朝界河图们江为例,分析朝鲜国对图们江水体带来的污染和潜在的风险。主要包括利用高分辨率卫星数据解译出居民集聚区,估算其用水量,并分析其在流域内的分布特点;利用高分辨率数据目视判读出图们江(右岸)的主要污染源、风险源,并分析其分布带来的潜在风险;利用中分辨率卫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分类,获取耕地面积数据,分析估算其农业污染的情况;另外,利用中分辨率数据进行了流域生态环境分析。最后,本文总结了几个多
我国已进入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高发期,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形势十分严峻。本文在综合分析突发环境事件、遥感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遥感在环境应急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和应用潜力,对拓深、拓宽遥感在环境应急管理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利用我国国产的环境卫星和高分辨率雷达卫星数据,对尾矿库识别和监测进行探析。首先分析两种数据源在数据获取、成像特点等方面的优劣势,再针对具体尾矿库数据进行解译分析,尤其是高分辨率雷达数据的分析。最后根据两种数据在解译和识别尾矿库及其周边环境的特点,分析其在尾矿库监测中的应用潜力,为实现尾矿库管理和应急提供支撑。
暗像元法(Dense Dark Vegetation,DDV)是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反演算法,在高植被覆盖区反演精度较高。HJ-1 CCD数据较MODIS数据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但波段设置较少、波谱分辨率较粗,缺少中红外波段的不足,根据环境卫星和Terra卫星过境时期基本一致的特点,利用同一天过境的MODIS红外波段数据估算暗像元及地表反射率,通过窄宽波段转换,确定对应HJ-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估算近地面颗粒物浓度已成为大气环境监测的必要手段,减少气溶胶垂直分布引起的不确定性对提高卫星的估算精度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宁波地区为例,基于环境一号(HJ-1)卫星CCD数据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AOT)以及CMAQ模拟气溶胶垂直廓线,进行了近地面PM10估算的初步尝试,通过比较垂直订正前后的HJ-1卫星AOT与近地面PM10的相关关系,分析HJ-1卫星在估算城市地区近地面PM10的可
2008年发射升空的环境卫星,其搭载的CCD相机空间分辨率为30米,大大提高了我国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遥感监测能力。本文在环境星陆地气溶胶反演的研究基础上,利用暗目标法,开展了30米分辨率的环境星CCD相机在城市地区气溶胶的监测工作,探讨了环境星在城市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面的应用。以宁波市为例,分别对2011年6月27日和8月20日的气溶胶进行了观测,并与宁波市地面观测PM10进行了比对。结果显示
本文基于环境一号卫星(HJ-1)数据,采用二次开发的ecognition server软件平台,先进的面向对象分类技术。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辽东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选择本溪歪头山——溪湖典型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开展辽东典型区域生态环境变化遥感监测分析。利用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方法,充分结合影像中的光谱、纹理、几何性信息等各种特征,针对不同影像、不同地物目标的信息提取,实现十年前后典型区域生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