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来源 :第十二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草街水库蓄水后嘉陵江的水环境变化情况,对嘉陵江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及水质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期间共检出浮游藻类145种,隶属8门74属,其中硅藻门种类数最多,23属57种,其次为绿藻门,28属53种.浮游藻类平均细胞密度1.84×105cell/L,细胞密度居于前3位的分别为硅藻门、甲藻门、隐藻门,所占总密度比例分别为39.2%、29.9%、24.5%,春季细胞密度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优势度分析显示,优势种主要为颗粒沟链藻(Aulacoseria granulata)、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倪氏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 niei)、具尾逗隐藻(Komma caudate)、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等.草街水库大坝上、下游间浮游藻类和水体特征也产生了差异.根据浮游藻类群落结构评价显示,研究期间的嘉陵江水体营养水平为中营养类型.嘉陵江浮游藻类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表明目前嘉陵江水体处于轻—中度污染状态.
其他文献
  为研究重庆市酸雨污染现状,2013-2014年在城区点海扶、近郊北碚点和远郊四面山点进行了降水样品采集和分析.研究发现,海扶、北碚和四面山酸雨频率分别为62.3%、92.6%和84.2
会议
为了解西安市大气中CO2的特征,于东仪路烈士陵园对CO2进行了2011-2013年的连续观测.结果表明,西安大气中CO2浓度的日变化大致呈现双峰趋势;同时,CO2浓度随季节变化明显,12月
1970年日本颁布《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法》,指定镉(后增加铜和砷)为特定有害物质,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开展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开始了农田土壤污染的防治工作.20世纪日本的农
  根据《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探讨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调整工作程序及要点,提出了按照方案制定、现场调研、点位
  以济南市3种类型城市绿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Cd、Pb、Cr、Cu、Zn和Ni的含量,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
会议
以2011年四川省地表水环境质量例行监测数据为基础,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评价,阐述不同评价指标对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的影响.同时针对环保、疾控、水利等不
本研究采集了湖北省三个城市的菜地土壤样品,测定了11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并对其残留特征、污染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土壤样品中均有有机氯农药检出,其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生态化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本文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阐述了河南省生态文明现状.以此为
  对西巢湖及其主要入湖河流水和表层沉积物中的PBDEs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BDE-47检出率最高,其次是BDE-99和BDE-153.高溴代的BDE-209在水体中未检出,但在沉积物
  扬尘一直被社会各界认为是灰霾发生的重要贡献者,从各地发布的源解析成果来看,扬尘对灰霾的贡献率不容小觑.本文从发生时间、产生方式、风力粉碎作用、化学特性和贡献率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