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兰一巴雷综合征合并亚急性脑梗死康复护理特点(附1例报告)

来源 :中国卒中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17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o9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兰-巴雷综合征并亚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报道较少.现报告一例吉兰-巴雷综合征并亚急性脑梗死引起重度吞咽功能障碍伴肢体无力患者,经过医疗及康复护理,吞咽功能及肢体肌力恢复较好,予总结护理经验.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利用Essen评分量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家庭访视式延续护理,观察其对脑卒中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35例病情平稳后返回家庭的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利用Essen量表进行复发风险评估,分级后对其进行严格的延续护理措施,并与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首发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平稳后返回家庭的35例患者对比.结果:治疗组1年内脑卒中复发3例,其中极高危2例,高危1
分析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xfordshirecommunity stroke project OCSP)分型中的完全前循环梗死(Total Anterior CirculationInfarct TACI)亚型对判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前循环大动脉闭塞及其预后的相关性.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人口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占80%左右.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心房纤颤(房颤)等.其中房颤引起的脑栓塞起病急骤,梗死面积较大,神经功能损害亦较重.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是目前唯一能使闭塞血管再通、迅速恢复血流、缩小梗死面积、恢复神经元功能的有效治疗方法.
脑梗死有严重的致残性和致死性,患者的长期功能预后一直都是家属和临床医生在发病早期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定量脑电图联合TCD对重症脑梗死患者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在我国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已经越来越多见,已经成为我国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从而给社会、家庭及个人带来沉重的负担.糖化血红蛋白精确、稳定的反映了2-3个月内人体血糖的水平,并且其参与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本研究是通过观察不同TOAST分型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研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不同TOAST分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从而为改善卒中预后提供临床依据.
小卒中合并大血管闭塞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按照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诊疗指南要求,在急性期可考虑给予这些患者静脉溶栓甚至溶栓后桥接取栓治疗.但由于积极治疗总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同时医务人员对小卒中合并大血管闭塞情况认识不足,导致神经科医生在接诊小卒中患者时倾向于采取保守的处理措施.
在缺血脑组织损害达到最大之前迅速、安全的恢复血供,从而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围手术期护理能更好的使患者在术前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术中积极的配合,术后迅速的恢复起着关键的作用.正确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调动患者的积极性,配合治疗,使患者尽早的康复.
探究静脉溶栓获益的梗死体积阈值与发病时间的关系。相对于超时间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时间窗内的患者从静脉溶栓中获益的梗死体积阈值更高,其阈值随时间延长而减小。
辨别影响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恢复(Early neurological improvement,ENI)的危险因子能帮助深入机制,找到更加恰当的治疗方法.肠道菌群已经证实与卒中的多个危险因子密切相关,且临床报道卒中急性期患者的肠道菌群出现显著性紊乱.但是,卒中患者急性期紊乱的肠道菌群对其ENI的作用如何尚不清楚.本研究将重点探讨卒中患者急性期紊乱的肠道菌群可能对其ENI和临床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