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格栅与锚杆结合使用的应用研究

来源 :第八届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xtm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工格栅加筋支挡结构是由结构体内部水平铺设的土工格栅的抗拉能力以及与土体结合产生的抗拉能力,约束土体、抵抗侧向土压力,保证结构体的稳定.由此可见,加筋土支档结构适用于填方工程,加筋格栅需要有足够的长度.但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会出现格栅铺设空间受限,无法达到设计长度的情况,而且现场由于各种原因又不可能挖除部分原始坡面土方,以增大格栅铺设空间,而且采用其他支档结构也无法很好满足工程的要求.本文介绍了一种锚杆与格栅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结合道路边坡加固工程,介绍了原岩石坡体锚杆施工,钢筋混凝土地梁施工,土工格栅施工,坡面草袋的码放,填土回填、压实,结构体坡面喷浆和排水设施,并进行了完工评价。
其他文献
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工程中加筋材料的合理设置对充分发挥筋材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通过4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桩承式加筋路堤垫层中土工格栅两边端部反包设置的使用效果,包括对路堤稳定性、桩土荷载分担等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加筋材料反包设置相当于将筋材锚固于路堤中,可充分发挥筋材的加筋作用,与加筋不反包相比,测得路肩下方格栅承受的拉力较大,而路堤中心处格栅受力相对较小;②加筋反包设置可提桩土应力比
废旧轮胎的黑色污染给环境保护带来很大的压力,其用于土体改良加固是一种国际推广应用的新方法.在废旧轮胎和相应填土材料进行物理力学指标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对废旧轮胎加固岸堤的效果以及加筋参数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轮胎条加筋后,岸堤位移峰值明显减小,且加筋层数越多,位移减小越明显;轮胎条加筋对于减少岸堤肩部、临空面底部拉应力有较明显的作用,且随着加筋层数的增加,对拉应力的抑制作用减弱.在轮胎条间距不变
通过对双向、四向土工格栅的拉伸试验,总结了格栅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变化规律,得出了不同类型土工格栅的破坏形式.试验表明:抗拉强度随着拉伸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双向格栅的延伸率随着拉伸速率的增加而减小,而四向格栅的延伸率变化不大.当四向格栅达到屈服强度时仍能继续工作,而双向格栅完全破坏.
为了分析路堤荷载作用下柔性桩—网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建立了桩—土—网相互作用荷载传递模型,进行了考虑土拱效应、悬索线效应和桩土相互作用耦合下桩土间差异沉降、路堤等沉面高度解析及计算.分析了相关因素对桩土差异沉降和路堤等沉面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路堤等沉面高度和桩土差异沉降均随路堤填土内摩擦角先减小而后增加,随桩体压缩模量、桩土压缩模量比、桩间距增加而增大,随桩间土压缩模量、土工格栅抗拉强度、置换率
在特定工况下,采用短加筋挡墙是不得已的选择.本文采用Plaxis数值模拟软件,对三峡库区某短加筋挡墙受力与变形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短加筋挡土墙体与被挡土体之间存在明显的位移突变现象;短加筋挡墙水平位移在挡墙中部偏下的位置最大,呈"腰鼓状"鼓出;筋材与挡墙中打设的锚杆连接后,能明显改变筋材的受力和变形情况,加筋效果更接近于正常设计加筋土挡墙.
在规划设计和施工工艺安排下,在现场方案对比试验基础上,在路堤填土荷载逐步增加的同时,分布在地基中的各行多功能复合土工管桩顶上的多功能复合土工格井组成的混凝土连续墙上固定的多功能复合土工格室柔性筋垫层,会在填土内也逐步形成了自预膜壳结构物——倒筒膜壳.这就是"自预膜壳结构法"从准备、形成到完成的互动全过程.根据无矩膜壳理论,对此有明晰的几何形状和可知的工作及力学性状的结构物,所运用的计算模式及可合理
以刚性基础上双级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为工程依托进行了现场原型试验研究,分析了施工期及竣工后1年半期间各级墙加筋体底部竖向土压力、墙面板背部侧向土压力和土工格栅拉筋应变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刚性基础上加筋体底部垂直土压力沿筋长方向由均匀等值分布变化到长呈曲线型分布,最大值靠近墙面位置.柔性基础上加筋体底部垂直土压力沿筋长呈非线性分布,最大值靠近拉筋尾部.随着竣工后时间的延续,加筋体底部垂直土压力分布
笔者进行了多种情况下的加筋土三轴试验,发现加筋土的强度随围压、加筋层数、加筋材料的刚度的增大而增大;加筋土强度提高效益数随加筋层数、加筋材料的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加筋材料呈周向布置时的加筋土强度提高效益数比沿径向布置时的大.临界轴向应变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随加筋层数、加筋材料的刚度的增加而减小.加筋土的归一化视黏聚力随归一化加筋间距的增加而减小.
由L形挡土墙与加筋土挡墙形成的多级加筋土复合式挡墙具有刚性挡土墙和柔性挡土墙的优点.通过现场试验,对多级加筋土复合式挡墙的土压力和土工格栅拉筋应变进行了监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土压力和拉筋应变随上覆填土增加而增加,但增速却减小;L形加筋土挡墙的加筋土体底部垂直土压力在其墙后加筋土施工期间沿筋长方向呈不明显的曲线分布,但随其上中上级模块式加筋土挡墙的施工沿筋长方向却呈明显的曲线分布,且最大值靠近拉筋
本文以云南省楚雄换流站斜坡地基加筋土高边坡工程为依托,通过现场原位试验,研究了加筋土边坡的侧向位移、土压力、格栅变形、孔隙水压力的分布规律.为今后同类结构的修建提供指导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