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混合感染状况下鸭源鸡杆菌在鸡体内的分布

来源 :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鸭源鸡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在鸡体内的动态分布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对其影响.方法:利用鸭源鸡杆菌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别或同时对SPF蛋鸡进行人工接种.分别于接种后12h、24h、48h、72h、96h对鸡进行剖检,无菌采集鸡的10种组织样品(上腭裂、气管、肺脏、心脏、脾脏、卵巢、肾脏、肝脏、十二指肠和输卵管),利用SYBR GreenⅠ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qPCR)方法检测鸭源鸡杆菌组、混合感染组在不同时间点、不同器官中的鸭源鸡杆菌DNA含量.结果:鸭源鸡杆菌单独感染时,12h时即可侵袭到气管、心脏、脾脏、卵巢和肾脏,24h时便可感染肝脏、十二指肠和输卵管,48h时可传播到肺脏,72h时感染上腭裂.混合感染组结果表明,鸭源鸡杆菌12h到达卵巢,24h时即可出现在所有器官.混合感染组各器官的总体qPCR检出率为(37.1%),显著高于鸭源鸡杆菌组的(25.3%).鸭源鸡杆菌组和混合感染组qPCR检测结果均显示,鸭源鸡杆菌DNA在气管中的检出率最高,在卵巢中达到最高含量.结论:鸭源鸡杆菌能够造成试验鸡的全身感染,该菌主要对鸡的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有致病性,气管和卵巢是其主要的致病器官:两种病原同时接种加重了全身感染,IBV促进了鸭源鸡杆菌在鸡体内的传播,尤其促进了其在十二指肠中的增殖,增强了鸭源鸡杆菌对消化系统的致病性,导致鸡腹泻的发生.
其他文献
为获得犬妊娠各阶段子宫及胎儿发育状况的超声诊断依据,本试验通过对母犬妊娠各个阶段的子宫及胎儿的发育过程进行多普勒超声跟踪监测,主要观察子宫和胎儿的变化,并对所得超声图像与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彩超在犬妊娠诊断上的参考依据,以期为彩超在宠物诊疗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为了有效地防治种兔的脑炎原虫病,本研究根据脑炎原虫的生物学特点和对组织损伤的特征选用阿苯达唑进行了防治实验.对115只种兔做了ELISA检测和尿沉渣检查,发现有18只种兔已感染脑性原虫,另97只并未感染.用阿苯达唑对感染种兔进行了治疗,对未感染种兔做了预防.结果,18只感染种兔经三个疗程治疗后,虽然尿沉渣中均不能检出脑炎原虫,但仍有两例种兔的OD值呈阳性.将两例OD值阳性种兔剖检后在其脑组织中检出
为了建立同时检测猪瘟病毒(CSF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多重RT-PCR检测方法,并且可以鉴别流行PRRSV为经典株PRRSV和高致病性株(HP-PRRSV)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PRRSV经典株、HP-PRRSV毒株和CSFV基因组全序列,分别设计了2对特异性扩增PRRSV经典株、HP-PRRSV毒株和CSFV的引物PRRSV-S/PRRS
2012年伊始,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在河南省部分地区再次暴发.为探寻其中缘由,对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间采集的疑似PR病料接种Vero细胞并经PCR鉴定,分离到4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同时对该4株病毒的gE、TK和gD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及分析.序列分析显示:4株PRV河南分离株的gE、TK、gD基因有些核苷酸及氨
为研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在不同宿主上的培养特性,从河南省某疑似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鸡场采集病料,通过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初步筛选出IBDV毒株,并将毒株回归易感鸡、在SPF鸡胚及DF1细胞上培养.结果显示:用以上不同方法培养出的病毒作为抗原与标准阳性血清之间均出现阳性沉淀线;回归SPF鸡试验显示发病率达100%,死亡达60%,病死鸡只出现法氏囊肿大、出血甚至出现紫葡萄样;该毒株能引起鸡胚CAM
鸡杆菌能够引起母鸡上呼吸道及下生殖道的感染,广泛分布于鸡体内.鸭源鸡杆菌是该属的代表种.扩增鸡杆菌毒力基因gtxa全长序列,并对GtxA蛋白的抗原性进行预测.将gtxa基因的部分抗原表位区序列克隆至pGEX-6P-1载体上,在大肠杆菌BL21(DE3)细胞内表达.重组菌在37℃条件下经IPTG诱导获得高效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该表达蛋白约为50KDa,以可溶性和包涵体两种形式存在.West
流感病毒是一种重要的呼吸道疾病病原,在人群中每年都会造成局部性流行,而每隔10-50年则引发不同严重程度的大流行.此外,流感病毒也可在多种动物群体持续传播,主要包括猪、马、狗、家禽以及水禽等.流感病毒由动物群体跨种间感染人类并在人群中传播和适应,是构成流感大流行的基础条件.天然免疫应答,特别是干扰素应答是机体早期抵御病毒感染的关键屏障;病毒突破这道屏障,才能成功感染宿主.相应地,宿主细胞也已经进化
Tick-borne diseases (TBD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iseases, which can cause severe economic loss in animal husbandry.In this study, a total of 132 adult female ticks were collected from sheep a
本研究旨在探究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SPF鸡后在体内的动态分布.针对IBV流行毒Jin-13株N基因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建立了检测IBV 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人工感染90日龄SPF鸡l、4、7、10、14、21、28、35天后检测心脏、肝脏、脾脏、肺脏、气管、肾脏、十二指肠等内脏器官病毒载量,以研究体内病毒复制动态及分布情况.该方法在7.77×108~100cop
禽白血病是家禽的一种传染性肿瘤性疾病,可以引起鸡只的免疫抑制,进而对其它病原的易感性增加,最终发展成混合感染.文章对禽白血病的危害、临床上常见的二重感染与多重感染以及防治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防治禽白血病及其混合感染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