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离子乳化剂存在下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的乳液共聚合

来源 :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zh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液聚合的产物-聚合物胶乳在纺织、皮革、造纸、粘合剂、涂料以及功能材料等诸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1,2],自Harkins [3]上世纪40 年代建立了乳液聚合理论模型以来,乳液聚合在高分子领域一直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迄今为止,在乳液聚合的实验室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绝大多数都是阴离子乳液,即乳液中使用阴离子型乳化剂或者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复合乳化剂,对于引发剂亦是如此,大部分工作都是使用热分解型过硫酸盐引发剂或者中性引发剂。与之相比使用阳离子引发剂乳液聚合相关的研究在数量上是不可比拟的。然而,在许多情况下,阳离子型乳液仍然有阴离子型乳液不可替代的作用[4],尤其在油田钻井液[5]、造纸工业[6]、皮革工业、废水处理[7]以及杀菌剂等方面。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国内外有关阳离子型胶乳的研究已日渐增多[8-10]。本工作以阳离子乳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乳化剂对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体系的工作进行了研究。
其他文献
氧阴离子引发的聚合反应通过使用含羟基化合物或末端带羟基的寡聚物在强碱作用下生成的醇盐作为引发剂,进一步引发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聚合,制备"亲水-疏水"或"亲水-亲水"型嵌段共聚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聚合方法,该反应具有可控聚合的特点,可以在室温下合成结构精致、窄分子量分布的嵌段共聚物或大分子单体。[1,2]利用这类反应,通过单体顺序加料,可以制备特定结构的嵌段共聚物。由于含氟聚合物具有独特性能[3],因
室温离子液体(RTILs )[1,2]是一种由阴阳离子构成,室温下为液体的特殊溶剂,一般是由体积较大非对称的有机阳离子与金属、磷、硼等卤化物阴离子构成。离子液体具有蒸汽压极低、不易燃、不挥发、可重复利用、大多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作为当今广泛使用的有机挥发性溶剂的理想绿色替代品,离子液体在近年来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离子液体的应用广泛,可以作为反应的介质和催化剂,也可应用在萃取和回收等众多领域。本
由于星型支化聚合物可以在保持低的熔体和溶液粘度的同时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即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的统一,成为近些年来聚合物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联合阴离子聚合和阳离子聚合技术,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星型支化聚合物,通过GPC ,1 H-NMR 、FT-IR 等对聚合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星型大分子确实参与了异丁烯和异戊二烯的共聚合反应,得到了具有高分子质量的接枝结构和低分子质量的线形
随着汽车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对轮胎用橡胶提出了全新要求。稀土催化的聚丁二烯橡胶(Nd-BR )的加工性能和硫化胶性能优异,尤其是耐磨性、抗疲劳性、生热性和抗湿滑性均比镍系BR (Ni-BR)、钛系BR (Ti-BR)和钴系BR (Co-BR)更佳。德国的Bayer 公司、意大利的Enichem 公司等都已有稀土顺丁橡胶工业化产品。国内在锦州也做过合成稀土顺丁橡胶的工业化试验。对于稀土顺丁橡胶催化体
集成橡胶SIBR是一种用于胎面的新型橡胶,其显著特点是分子链由多种结构的链段构成,不同结构的链段提供给橡胶不同的性能,柔性强的链段使橡胶具有优异的低温性能,同时还可降低滚动摩擦阻力,提高轮胎的耐磨性;而刚性的链段则增大橡胶的湿抓着力,提高轮胎在湿滑路面行使的安全性,这使得SIBR成为迄今为止性能最为全面的二烯烃类橡胶。1984 年Nordsiek等人提出集成橡胶概念后,德国H üls 公司就开发出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材料的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如要求材料既要耐高温又易于加工成型,既要材料的强度高又要求其韧性好等。单一的均聚物很难满足这样的要求,而共混改性又由于有些聚合物材料的相容性差别较大而很难达到分子复合的水平,影响了材料的性能[1]。共聚合对于改善聚合物的性能,增加产品牌号,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共聚物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共聚物的组成和微观结构[2],而催
SBS 是由苯乙烯(St )和丁二烯(B )合成的嵌段共聚物,兼有塑料的热塑性和橡胶的弹性,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但是由于SBS 是非极性的,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为了增加其极性,常利用聚丁二烯(PB )嵌段中的双键进行大分子反应,接枝和环氧化改性,引入羧基、酯基、马来酸酐、环氧等极性基团,可极大地提高SBS 的耐热、耐氧化、粘接性能及吸水性能,扩大应用领域,这是目前国内外官能化SBS 制备的主
本文从2 ,4-二氯苯硫酚钾盐出发一步法合成了超支化聚苯硫醚,这种超支化聚合物具有大量的支链和端基具有高溶解性、低粘度等性质。
自从Brookhart 发现通过提高α -二亚胺镍配合物的轴向位阻,抑制β -H 的消除得到高分子量的聚乙烯以来,后过渡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提高配合物的空间位阻效应,抑制β -H 的消除反应,从而提高聚合活性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二是改善配合物的电子效应,提高聚合活性,改善聚合物性能。我们先前合成出了大位阻苯胺基亚胺镍配合物,用于乙烯聚合仅能得到C4 和C6 为主的齐聚产物
二烯(BD)立体定向性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含有氯元素的催化剂,如V(acac)3/AlR2Cl ,聚合BD 可得到反-1,4 结构含量大于95﹪的聚丁二烯(PBD);对于不含氯元素的催化剂,如V(acac)3/AlR3 ,聚合BD 得到的是乙烯基结构含量大于80﹪的PBD 。本文考察了不含氯元素的钒配合物-VO(P204)2 ,与烷基铝(Al)组成的均相催化剂聚合BD 的反应规律,发现该体系可获得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