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全员分层次培训的实施体会

来源 :中华护理学会第8届全国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ow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毒供应中心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为了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从无菌物品生产的源头上防止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提高和保障医疗护理质量,目前对消毒供应中心专业人员的从业意识和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新时期护理工作的需要,对消毒供应中心各级人员的分层次培训势在必行。指明应立足于岗位的需求,制订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培训,通过培训使每位工作人员认识到: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和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人员从被动变为主动,自觉地、严格地执行各个组的工作流程,只有这样,经过完善的培训,理解了所执行的任务,才能最终提供安全的服务,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而且通过层级培训,被培训者再成长为培训者,不断促进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强化工作人员的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重要的是在培训的过程中,经过彼此学习互助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不断完善的学习型团队。
其他文献
外来器械是指不由医院自行采购,而是由器械供应商提供给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如骨科植入物、手术内固定器械用的工具、关节镜器械、肋骨器械、脑外科使用钛网、钉类等。这些器械也称租赁器械,由器械公司自行管理。而这些外来器械在应用于外科手术的同时,器械的清理、消毒、灭菌和检测也成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重点。如果质量环节管理不力,可能增加手术的感染危险。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手术开展已离不开精密器械的使用,精密器械使用后处理成为消毒供应中心重要任务之一,关注器械清洗质量是消毒技术规范所要求,是灭菌质量前提,精密器械在包括五官科专科手术器械、神经内科微创器械、神经外科显微器械、关节镜、腹腔镜等硬式内镜已广泛应用;实行专人管理的意义在于从器械回收、清洗、消毒、包装,固定人员操作,既能保证精密器械清洗质量,又能延长精密器械使用寿命,是手术医生和消毒供应
再生穿刺针是指临床上用于血液,体液、组织活检和采集标本诊断的特殊用针,包括腰穿针,胸穿针,组织活检针、骨穿针、骨髓活检针等,这类针具多数医院在临床上反复使用。为提高医院穿刺针清洗消毒质量,进行清洗方法的改进研制了多功能再生穿刺针安全存放装置,避免针刺伤,提高工作效率,取得良好效果。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全院临床科室提供各种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其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甚至关系患者的生命安危。因此重视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各环节的质量监控,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是消毒供应中心的重点。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中的一个特殊部门,它虽不直接服务于患者但服务于临床各个科室。随着现代护理观念的改变,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被广泛开展。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原则要求护理人员把更多的工作时间投入到为患者服务中去。消毒供应中心人员与临床科室间尽量减少矛盾冲突,培养良好、和谐的工作关系。护士长定期和不定期地了解情况,征求临床科室的意见,增加消毒供应中心人员与临床科室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强互相间的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评价器械清洗效果的方法和标准,综述讨论目测结合放大镜法、潜血测试、残留蛋白法以及微生物法等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清洗效果评价方法,随着对感染控制工作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来会有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用于器械清洗效果的质量控制,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对于手术器械的清洗工作,结合《规范》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在高效率工作环境中,实施安全管理,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为了加强与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学术交流,推动消毒供应专科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了解二级医院对培训课程和项目的需求状况,探索公益培训思路与方法,以便更好地制定科学有效、针对性强的培训计划和方案。指出对于二级医院消毒灭菌课程培训,应从转变观念做起,制定长期目标和近期规划,提供多渠道、多方位的培训方式,鼓励推广专家下基层公益培训和增加外派培训人员相结合的
完善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控制系统建设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使其更好的为医院复用医疗器械处理、外来医疗器械处理、一次性物品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和保障。经过自2004年至今若干家综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建设过程中发现和解决的问题以及对国家相关规范的深化解析,现就广泛出现和亟须解决的几项问题做以消毒供应中心是医疗设备密集地点,因感染控制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现代化清洗、消毒、灭菌设备的大量使用,对消毒供应中心
本文针对医院的急救包灭菌问题,列举了两个案例。一个是,更换包装材料提高服务品质;另一个是,改变敷料的包装规格方便科室使用。最后对其进行了效果评价:1.减少临床护士失误2.节约医院劳动成本3.提高主动服务意识4.体现消毒专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