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6s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理论,从政府在承担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职能中“缺位”、“越位”和“失位”的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领域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关政策,以及我国的具体国情,从切实重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改革二元供给体制、明确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确保财政支持到位、供给决策科学、加强法制保障等六个方面,对完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土地沙化已经成为我国西部面临的最为紧迫、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从我国西部土地沙化发生的现状及危害入手,分析土地沙化扩展的原因,进而提出防沙治沙的基本思路和防治对策。
近年来,流域水环境污染一直受到人们关注。由于流域水环境状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在防治流域水污染方面遇到了很多问题。流域综合规划作为防止流域水污染的规划方式的一种,在防止流域水污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流域的综合规划为切入点,针对我国目前流域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流域综合规划的相关对策,阐述了流域综合规划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本文论述了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我国目前循环经济法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基本对策。
我国已经达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共识。但要在我国建立循环型社会,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应借鉴德日的成功经验,政府、生产者、消费者同心协力,加强立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循环型社会。
全球的绿色革命引起绿党,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在全球的崛起。绿党提出"生态优先"、非暴力、基层民主、反核原则等政治主张。绿党积极参政议政,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对全球的环境保护运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法在经过了1996年的修订后,立法思路、执法理念、水污染防治的实施水平发生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经过了96年以来的这么些年,我国不管是在水污染防治的技术上,还是法制建设的水平上又发生了一定的进步,通过1984年与1996年两部水污染防治法对比,总结其中的进步,同时对水污染防治立法创新进行思索,可以作为即将到来的新一轮水污染防治立法作参考。
本文从以下方面对中国法律史研究突破路径进行了探讨:一、学科体系。二、研究方法。三、研究现状。四、文献利用。五、研究突破之浅见。
数字本来是用来计算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却给一些数字赋予了别的文化蕴涵,使这些数字具有了浓厚的神秘色彩。神秘数字对人类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在我国,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由生殖文化和数理文化构成,而在中国的数理文化中则以神秘数字占据统治地位。所以,研究中外文化,若不了解神秘数字对文化的影响,许多文化现象就无法解释。神秘数字对法文化也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将对此加以探讨。
本文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行了政治经济学分析。文章认为,东亚各国之间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但有利的一面是主要的和积极的;该地区的关系比较复杂,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存;该地区的一体化进程还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
本文对东亚经济合作的趋势进行了分析。文章围绕东亚经济合作的发展、东亚经济合作的课题、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前景等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