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连续梁支座更换对梁体应力影响分析研究

来源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8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ei5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内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公路桥梁的交通量和荷载不断地增大,桥梁支座在重复荷载的作用下会出现不同形式的损坏,需要对桥梁支座进行更换.本文以沧津路青弋江三跨公路连续梁为例,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计算,分析梁体的应力和支座支反力,验证了顶升高度10mm、15mm时更换支座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相比,粗集料活性粉末混凝土胶凝材料减少,水泥基材料与钢筋表面的化学胶着力将减弱,对钢纤维分布也存在不利影响,使得其裂缝约束性能发生变化.通过对12块粗集料活性粉末混凝土板的抗弯试验,考察了裂缝随弯矩的发展规律、裂缝的分布及间距,测试了加载全过程受拉钢筋及受压区应变发展规律,研究了纤维、钢筋对裂缝宽度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RPC-CA板中纤维对裂缝发展有约束作用,钢筋应变对裂缝宽度的
为了解决长期困扰宁波明州大桥的钢桥面铺装病害问题,明州大桥2017年度桥面铺装专项维修工程采用了国内最新的桥面铺装技术——ECO改性聚氨酯桥面铺装系统.该铺装系统在明州大桥上的应用厚度为65mm,主要由0.1~0.2L/m2防水黏结层及65mm厚改性聚氨酯混合料两个结构层组成.钢桥面抛丸后涂刷专用防水黏结层,防水黏结层未固化之前摊铺ECO改性聚氨酯混合料,养生2~4h后即可开放交通,施工便捷迅速,
局部分析问题一直都是工程中的重要问题,在很多问题研究时都需要进行精细的局部分析.然而从庞大的整体模型中准确地建立出对应的局部模型仍是工程计算中的一个难点.该文基于二维梁单元,对子模型分析方法进行了理论推导,给出了基于梁单元模型的子模型分析方法,并通过建立整体模型和子模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更进一步地给出了基于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的三种子模型分析方法,并以某小半径曲线桥梁工程为例对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
基于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常用的30m跨径桥梁,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板梁断面,对其典型设计参数进行分析,包括总体断面形式、桥面板构造、主梁间距、综合用钢量、横梁构造和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等,综合参数分析结果,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钢混凝土组合板梁桥的合理断面布置提供依据.
基于应变能最小准则,以伸臂梁为例,求得其弯曲应变能最小时之边跨比及剪切应变能最小时之边跨比,前者与桥梁盖梁随机样本计算值相差仅0.9%,可作为最小应变能准则的实例验证之一.该准则对结构整体优化意义重大.
本文简明介绍了基于碱集料反应的三元体系设计方法,在特大桥主梁高性能混凝土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并通过相关的耐久性项目试验研究,验证了此方法在原材料选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
部分斜拉桥是一种新型桥梁,其整体刚度比常规梁式桥要小,颤振问题比梁式桥可能突出,为了解该类桥梁的颤振稳定性,以海南某项目大桥主桥为背景,开展数值分析研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该桥模型,对该桥成桥状态及最大双悬臂状态的动力特性、颤振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桥无论是在成桥状态还是在最大双悬臂状态下,颤振临界风速都远高于颤振检验风速,具有足够的安全性.
基于线弹性三维有限元法,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55m大跨径的斜腿刚构桥进行了动力计算分析,研究了结构物在地震作用下的整体位移和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横向地震作用较纵向地震作用更为显著;当斜腿刚构桥拱片之间采用横系梁进行联系时,整体横向刚度偏弱,抗震性能较差;外侧向振动对地震反应的贡献较大,最大位移出现在拱顶,最大应力出现在拱脚处.对于早期修建的预制斜腿刚构桥,在后期维护与加固过程中,应重点对桥
为研究引起模数式伸缩装置病害的原因,本文首先基于ANSYS二次开发,编制了通用静力分析程序,方便进行模数式伸缩装置的整体有限元模型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模数式伸缩装置进行参数分析,主要探讨了影响中钢梁水平位移的因素,并分析了承压支座和位移控制弹簧失效产生的影响,给出了中钢梁水平位移的简化计算公式.结果表明:位移控制弹簧的刚度和布置对中钢梁的水平位移影响较大,其次是接触单元的摩擦系数、压紧支座的预紧力
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日照引起的气温变化会导致钢箱梁梯度温差和索塔梁温差变化,在高超静定的斜拉桥中产生次内力,因此,有必要对钢箱梁斜拉桥的温度场分布进行研究.温度场与桥梁所处的外界环境和自身材料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国家的设计规范中,有关钢箱梁温度梯度和索塔梁的温差效应规定不尽相同,因此,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实测桥梁温度梯度对该地区的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以军山长江大桥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