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虚拟存在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基于社交商务背景

来源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afoo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社交商务情境下,构建了感知虚拟存在(社会存在感)与消费者满意度的关系模型,引入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并探讨外在经济奖励的调节作用.以网络购物者为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社会存在感对消费者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2)感知价值的三个维度功利价值、享乐价值、社会价值对用户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社会存在感和满意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3)外在经济奖励对上述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研究补充了相关理论,对企业提升社交商务消费者满意度有实际意义.
其他文献
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是一个热点课题,也是国家和政府层面关注的战略议题之一.然而,如何有效激励人们实施可持续消费行为仍十分困难.近年来,“社会规范”——作为一种非经济性干预手段,对促进人们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影响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但是,国内外学者对基于社会规范影响的相关研究还远远不足,而且对不同类型社会规范促进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影响效力还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基于社会规范影响的视角,对可持续消费行为国内外相
消费者的品牌忠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品牌社群的重心也从传统的品牌社群形态过渡到虚拟品牌社群.本文从虚拟品牌社群体验入手,着重研究其对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影响,并挖掘品牌社群关系在其中的影响作用,以此构建影响路径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虚拟品牌社群体验对品牌忠诚产生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品牌社群关系产生间接影响;其中,品牌社群认同对品牌忠诚的影响是通过品牌社群承诺来实现的,品牌
10余年来中国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零售领域发展速度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零售市场.本文在系统的考察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子商务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最后又对这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提出了笔者的观点.
本文通过界定腐败的定义和维度,对腐败在跨国公司股权和非股权,合资和全资等进入模式选择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探讨了腐败对进入模式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本文对腐败与进入模式二者研究的相关第三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考虑到跨国公司所在母国的腐败程度,本文进一步对腐败距离对跨国公司外国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与回顾.通过对近年相关研究的梳理,本文为学者未来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建议和意
近些年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出现,这引发学者和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CSR)的质疑,而实践中,食品企业在产品负面曝光事件后的确辅之以各种CSR行为以求救赎品牌而获得新生.但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CSR行为是否都能实现预期的救赎目标,以及效果有无差异性,这是当前CSR和品牌危机管理研究需要关注的新焦点.文章通过实验法研究发现:第一,如果企业想获得消费者宽恕、重建品牌形象与品牌关系再续意愿,就消费者责任、环
本文通过对腾讯、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考察,把握互联网产业本质属性基础上,从产品创新角度提出互联网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水晶体系”六要素分析框架.指出互联网企业建立竞争优势应注重商业创意、产品黏性、资源整合、产品体验、用户基数和盈利模式六个维度.并将水晶体系的要素变量化构建了产业组织模型,发现产品黏性是互联网厂商实施歧视性定价的基础条件,产品体验差异是互联网厂商提高均衡价格的方法,用户基数则是
全球化时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后发企业仅仅依靠内部资源难以满足竞争的需要,充分利用创新网络的各种资源,不断加强市场竞争力成为后发企业的重要战略选择.企业在创新网络内的“结构洞”是影响企业提升市场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实证检验了“结构洞”对后发企业市场能力的影响效应及其内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结构洞”对后发企业市场能力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并通过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作用于后发企业的市场能力.
在中国市场上,全球品牌本土化的现象越来越频繁.但在理论上,还少有研究分析中国消费者如何评价融入中国元素的全球品牌.为弥补这一研究缺口,本文以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为框架,构建了包含真实性偏好,品牌本土象征价值,尊重品牌遗产和购买可能性的概念模型,试图探索其中的因果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品牌本土象征价值认知—情感单元和尊重品牌遗产认知—情感单元均能提高可预测性行为—购买可能性.(2)真实性偏
这篇文章将中国最具实践意义的面子维度引入到国际经典的5维度Hofstede文化价值观量表,对该量表的中国应用进行了修正.并应用此量表调查东部、中部和西部消费者,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儒家文化价值观维度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三类地区共有7种儒家文化价值观类型,从一个新是视角研究了管理实践的中国消费者环境.
受互联网特别是Web2.0环境发展的驱使,品牌管理呈现出两个对立趋势:品牌真实性丧失与消费者增权,消费者自我个性突显,传播途径及传播内容逐渐变得去中心化.企业开始从功能诉求向心理诉求倾斜,通过赋予品牌一定的心理意义,提高品牌形象与消费者自我概念的重合度,期望使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形成自我品牌联结.本文使用实验法,考察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用户生成内容(UGC)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同时探讨了自我品牌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