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式造景艺术在南昌进贤森林公园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6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t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盆景艺术和造园艺术渊源颇深,互相促进,互相影响。本文首次研究和探讨了盆景和造园"同源相生,同向微异"的关系,并整理相互借鉴的原理和艺术手法,将中国造园的这一优秀传统,在现代造园实践中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本文以南昌进贤青岚湖森林公园的为例,对盆景园林造园艺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概述了我国民营博物馆的主要特点,接着阐述了当前我国民营博物馆面临的管理难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旨在不断提升民营博物馆的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广大民众.
湿地博物馆是中国新兴自然科学博物馆的一类,伴随着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的产生而产生.本文以北京野鸭湖湿地博物馆为例,介绍了湿地博物馆的收藏与展示、开展湿地研
在当今新形势下,博物馆教育已日益成为博物馆最重要的社会职能之一.中国湿地博物馆借鉴"分众教育"的理念,依托临时展览及主题活动开展分众化社会教育与服务:针对少年儿童的心
博物馆是收藏和展示人类文明的场馆,常常被誉为一个城市的窗口,一个国家的名片,一个民族的圣殿.而湿地博物馆担负着传承湿地保护文化、展示湿地保护历程、彰显生态文明成果的
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人类社会文明进一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在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湿地科普宣传教育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公众愈益强烈地发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呼声.本文结合宁夏湿地博物馆环保科普教育活动,从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及教
科普宣教是湿地公园四大职能之一.如今,多数国家湿地公园内都建有一定规模的博物馆(科普馆),如何设计湿地公园的科普规划和科普宣教方式将影响科普宣教的效果.本文以星湖国家
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做好青少年群体的科普教育工作.当前的博物馆科普教育存在严重的"同质化"倾向,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文通过
人们对博物馆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初,人们简单地把它看成一个保护国家历史、民族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收藏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开始重视博物馆的保护研究功能,而
湿地是推行环境教育的理想场所.从孩童时代开始接受环境教育,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起到最大的作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科普教育的信息化建设面临新的机遇.本文总结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