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脂颗粒中五种成分抗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活性评价

来源 :第二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yan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降脂颗粒中五种指标成分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活性.方法:选取降脂颗粒中5种指标成分:原人参二醇、丹参酮ⅡA、荷叶碱、大黄素、绿原酸,细胞毒性实验确定各成分对HepG2细胞安全剂量范围.游离脂肪酸诱导HepG2细胞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用各成分高、中、低剂量分别处理脂肪变性细胞24h.显微镜直接观察、油红0染色及尼罗红荧光染色法,观察各成分对HepG2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并应用荧光探针DCFH-DA标记法,检测脂肪变性HepG2及高剂量原人参二醇干预后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5种指标成分在500 μ mol/L浓度对HepG2均无明显毒性.HepG2细胞在1mmol/L游离脂肪酸孵育24h后细胞肿胀,并出现大量脂滴,以500和501μ mol/L的原人参二醇、丹参酮ⅡA、大黄素干预后,细胞内脂肪积聚减少(P<0.05),其中500 μ mol/L原人参二醇改善效果最显著(P<0.001).活性氧水平在脂肪变性细胞中增加,经500 μ mol/L原人参二醇处理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中药降脂颗粒所含成分原人参二醇、丹参酮ⅡA、大黄素可显著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并存在剂量依赖性.调控氧化应激水平可能是原人参二醇发挥对HepG2脂肪变性干预作用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正肝方药物血清对AFP刺激的AFPsiRNA-HepG2细胞周期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正肝方浸膏粉经灌胃给药制备正肝方大鼠血清,体外培养AFPsiRNA-HepG2细胞,将细胞分为5%正常大鼠血清、5%正肝方血清、10%正常大鼠血清、10%正肝方血清、5%正常大鼠血清+AFP刺激、5%正肝方血清+AFP刺激、10%正常大鼠血清+AFP刺激、10%正肝方血清+AFP刺激共8组,流式细胞术
目的:总结Ni-Ti合金自膨式支架在门脉主干癌栓所致门脉高压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0例肝细胞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并导致门脉高压的患者行门脉内支架植入术,并均在门脉远端留置导管行门静脉化疗,之后常规进行TACE治疗.结果:门静脉压力在支架植入后即刻就有不同程度降低,由术前35-45cmH20柱,降至术后20-35cmH20柱,平均下降11.2cmH20,t=4.98,P<0.01.术后三周以内
目的:观察抗纤抑癌方对肝癌前病变大鼠HGF/c-Met mRNA的影响,探讨抗纤抑癌方防治肝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7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抗纤抑癌组、鳖甲软肝组和秋水仙碱组.以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用抗纤抑癌方进行干预,并以复方鳖甲软肝片、秋水仙碱片作为对照,观察各组大鼠的肝组织病理情况,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GST-Pi、PCNA及α-SMA的表达
Aim: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a highly aggressive tumor with average survival rates that are currently less than a year following diagnosis.Biomarkers that discriminate HCC from normal are im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及其有效成分组合抗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D雄性大鼠,以高脂饮食制备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除8只正常大鼠外,在造模5周后,将24只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有效成分组合组,分别灌服相应药物5周.检测大鼠体重、肝湿重;通过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以肝功酶试剂盒及血脂试剂盒检测血清、肝脏组织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通过对中、西医防治脂肪肝、慢性病管理的现状分析,并探讨"治未病"与脂肪肝的管理之间的联系,提出了构建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的脂肪肝中医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意义;并进一步提出了脂肪肝中医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①建立以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体质辨识、危险因素辨识为一体的综合辨病模式,建立长期随访体系.②建立分层管理的策略和体系.③运用养生理论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宣教体系.④建立多途径的脂肪肝中医药特色疗法
会议
目的:1.研究NAFLD患者与正常人群的尿代谢产物差异,寻找特异性生物标记物.探索尿代谢组学在NAFLD研究中的应用:是否可以用于辅助诊断NAFLD.方法:1.根据入组标准于临床收集NAFLD患者的一般情况,相关理化指标.运用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2.分别留取患者(84例)的中段晨尿10ml,4℃,3000r离心15min,于-80℃冻存,结合正常对照组(C组)30例,采用GC-MS方法检测代谢
会议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外源性AFP对AFPsiRNA-HepG2细胞系(AFP表达缺失HepG2细胞系)的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FPsiRNA-HepG2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100ug/ml,10ug/ml,lug/ml,0.1ug/ml,0.01ug/mlAFP 6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比.结果:MTT结果提示,与
目的:在证实ZL组分复方对先天瘦素受体基因缺失db/db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防治效应基础上,从肝脏脂肪合成和代谢环节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先天瘦素受体基因缺失db/db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ZL方低、中、高剂量组和罗格列酮组,分别灌胃给药或饮用水4周.取材后观察和检测: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等的变化;血清ALT、AST活性变化;肝组织TG、CHO和FFA含量的变化;血清T
目的:在证实ZL组分复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C57/BJ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防治效应基础上,探讨其对GLP-1和脂肪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诱导的C57/BJ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ZL方低剂量组、ZL方中剂量组、ZL方高剂量和罗格列酮组,分别灌胃给药或饮用水4周.取材后观察和检测: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等的变化;血清ALT、AST活性的变化;肝组织TG、FFA含量的变化;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