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施硼元素对烟草幼苗感染马铃薯Y病毒后防御酶系的影响

来源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h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硼元素(5 mg/L、10 mg/L、20 mg/L、30 mg/L)对烟草幼苗感染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vein necrosis strain,PVYN)后防御酶系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硼浓度为10 mg/L,烟苗发病最迟,在第12天表现症状,且症状最轻,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最高,均在接种后的第12天达到峰值:但硼浓度为5 mg/L、20 mg/L、30 mg/L,在第9天开始显症,但发病程度较对照轻,其3种酶的活性较低,但均高于对照.
其他文献
从山东省城阳和胶南地区的番茄保护地采集分离到番茄叶霉病菌[Passalora fulva(Cooke U.Braun&Crous)],应用国际鉴别寄主谱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城阳地区番茄叶霉病菌生理小种为1.2.3号,胶南地区的生理小种为1.2号.
为了寻找简便有效的品种鉴定方法和为抗病育种奠定理论基础,采用电泳分离法分析了不同抗灰斑病玉米品种在接菌前后叶片组织中可溶性蛋白和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同工酶图谱变化.结果显示:接种后,同工酶谱带数量主要变化在中感和中抗品种;谱带颜色(强度)抗性品种比感病品种加强的明显.因此,在筛选抗灰斑病的玉米品种时,可以把接种后保护酶同工酶谱
分别用不同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处理基因型为C103的同核异质系的玉米叶片,以提高玉米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对TC103的处理中,1:50的处理效果为最好。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对CC103的处理中,1:60处理效果为最好,POD酶活性最高.结果说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与植物抗病性呈正相关,低浓度毒素
大豆疫病是大豆的毁灭性病害,本研究以大豆疫霉及其近似种或相关种共15种37个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真菌rDNA内间隔转录区(ITS)序列进行测定,并结合基因库报道的疫霉属真菌rDNA序列和线粒体序列进行序列比较和分析,设计了检测大豆疫病菌的TaqMan MGB实时荧光PCR的引物和探针,优化了反应条件,筛选出特异性探针,建立了大豆疫霉TaqMan MGB探针单重荧光PCR检测方法和双重荧光PC
采自云南瑞丽和元江的胜红蓟表现为明显的叶脉黄化症状,从中分离到的病毒分离物分别命名为瑞丽的RL-1、RL-2和元江的YJ-1.根据已报道的双生病毒基因组保守序列设计的引物P1/P2,对多株胜红蓟样品进行PCR检测,扩增到约500bp大小的特异性基因片段.扩增产物序列测定表明这些病毒分离物与烟草曲茎病毒(Tobacco curly shoot virus,TbCSV)各分离物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6
玉米大斑病菌为异宗配合真菌,有性杂交可增强病菌的致病性或形成新的致病小种.两性菌株的出现使得病菌之间的有性杂交机率及选择性扩大,使其变异程度更加复杂.本试验以玉米大斑病菌两性菌株0312为研究材料,通过与标准菌株9916(交配型为A)和9962(交配型为a)对峙培养,发现该菌株与两个标准菌株对峙培养后均可产生子囊壳和子囊,菌株0312自交也可产生子囊壳,但不产生子囊.
用系列浓度的水杨酸(SA)处理玉米不育细胞质C103-T和正常NC103细胞质叶片3天后,接种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毒素孢子悬浮液,检测病斑面积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1 mmol/L和19 mmol/L水杨酸(SA)诱导对于提高玉米的抗病性能力最好,病斑面积最小.与未经SA处理的NC103病斑面积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但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幅度不大.
本试验以黄顶菊为生测对象,对灰葡萄孢的最佳产毒条件进行摸索,并对其具有除草活性的组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对不同培养基、不同萃取溶剂进行筛选,确定了小米培养基作为毒素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丙酮为毒素提取的最佳溶剂;采用薄层层析法(TLC)对毒素除草活性组分的分离纯化,获得了2个对黄顶菊的防除效果较强的毒素组分.为进一步开发防除黄顶菊、并对环境无为害的生物源除草剂奠定基础.
以念珠菌为指示菌从海洋泥土中分离得到的一株放线菌H74-18.根据其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将其鉴定为一个新种,命名为抗白色念珠菌链霉菌Streptomyces antialbonostocticus.
太阳能消毒作为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方法在国外已研究多年,近年来在我国也有研究报道。由于该方法简单易行,对环境友好,在某些地区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可与其他防治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其效果,因此成为一种较有潜力的土传病害防治方法。本文现将有关太阳能消毒的研究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