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模拟失重下成骨细胞整合素亚单位表达的影响

来源 :广东省医学会第九次骨质疏松学学术会议暨湛江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ch9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失重条件下IGF-1对成骨细胞整合素亚单位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小鼠成骨样细胞株(MC3T3-E1)作对象,以回转器模拟微重力效应,实验共分为5组:正常重力组、模拟失重组、模拟失重+1Ong/mlIGF-1组、模拟失重+50ng/mlIGF-1组、模拟失重+1OOng/mlIGF-1组.在实验的48h提取细胞总RNA,进行反转录PCR,检测整合素α2α5 β1亚单位mRNA的表达,同时以GAPDH基因作为内参照.扫描PCR产物电泳照片,计算integrinα2/GAPDH、integrinα5/GAPDH、integrinβ 1/GAPDH的积分光密度比值,推算integrinα2、integrinα5、integrin β1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重力组比较,模拟失重组的integrinα2、integrinα5、integrinβ1的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模拟失重组比较,模拟失重+IGF-1组的integrinα2、integrin α5、integrinβ1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呈明显剂量依赖性.结论:在模拟失重环境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能增加成骨细胞整合素亚单位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信号式功能电刺激仪的自由反馈治疗对产瘫患儿腕指背伸功能的疗效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月~12月在手外科手术治疗后和康复科门诊治疗的产瘫患儿6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将60例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在性别、年龄、损伤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对患儿上肢手部功能进行锻炼.运动疗法以被动训练为主,屈伸腕关节,五指外展牵伸,关节活动
目的: (1)应用脑电非线性分析观察与语言任务相关的两半球皮层兴奋性变化; (2)动态观察语言治疗过程中语言改善与两侧大脑皮层电活动的联系,从而揭示失语症语言恢复过程皮层电活动规律.方法:利用脑电非线性分析方法(近似熵)观察1例传导性失语症患者卒中后7周、9周、30周语言治疗过程中,安静闭眼、词复述、非词复述3种状态下的两侧大脑皮层兴奋性变化,同时进行语言评价.1名健康者记录3种状态下脑电图作为对
目的:观察运动辩证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另用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辨证范畴进行辨证论治.用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训练前、后评定.结果:经过8周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辩证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
目的:探讨对DMD患者进行运动训练的可行性、理论依据及相关机制,并进一步对运动处方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使用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muscula dystrophy、dystrophic、mdx,exercise、physical therapy、therapy、voluntary等关键词在Pubmed上检索与在DMD患者及mdx大鼠中进行运动训练有关的文献,对检索
目的:探索健康教育对治疗慢性下背痛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医疗服务中心50例病史3个月以上的下背痛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方法将受试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进行物理因子治疗与运动疗法;另一组为教育组,在接受物理因子治疗与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增加下背痛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和教育组分别在治疗介入前与介入后进行下背痛失能程度量表和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治疗8周后,
目的:通过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骨生物力学、骨密度等方法观察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所致大鼠不同部位骨骼的变化,进一步探讨CIA诱发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8周龄雌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和CIA组,免疫60d和120d后每组处死6只大鼠,处死前第14、13天和第4、3天分别给予钙黄绿素进行体内荧光标记.处死后分别取左侧股骨和第4腰椎进行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测量,取左侧胫骨和第5腰
目的:观察大鼠在模拟失重环境下股骨远端松质骨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尾吊模拟失重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各6只.实验期14,28 d.取股骨远端沿冠状面切开,蒸馏水冲洗净骨髓腔乙醇梯度脱水,表面喷金后利用扫描电镜对大鼠股骨远端干骺端骨小梁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拟失重的大鼠骨小梁变细,断裂,数目减少,胶原纤维排列杂乱,微损伤增多;尾吊14d组较28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对模拟失重状态下大鼠股骨远端松质骨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66只,随机分为自由活动组、悬吊对照组和悬吊实验组,同时悬吊实验组给予1,25--二羟维生素D3皮下注射(0.05μg/kg.d),实验期为14d、28 d.取股骨远端沿冠状面切开,蒸馏水冲洗净骨髓腔,乙醇梯度脱水,表面喷金后利用扫描电镜对大鼠股骨远端松质骨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悬吊对
目的:观察雷尼酸锶(sR)对尾吊大鼠血清骨代谢指标、骨密度、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用3月龄雄性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全程对照组(A组)、尾吊时服用SR组(B组)、尾吊后服用sR组(c组)、全程服用sR组(D组)、尾吊后对照组(E组),共8周(其中尾吊4周).分别检测血清骨代谢指标,行骨密度检查及骨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尾吊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活性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