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性腹隐痛、腹绞痛误诊19例分析

来源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第一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jie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6-2002年石家庄市职业病防治所收治误诊误治职业性铅中毒患者19例,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20~50岁,平均31岁。职业性电瓶修理工3名,铁路机修厂挂瓦工1名,化工厂熔铅工2名,蓄电池厂电解、配料工5名,焊接工4名,有色金属加工厂熔铅工1名,光学玻璃厂磨粉工1名,个体气焊工2名。接触铅作业工龄21天~18年,平均3年。
其他文献
中医脉诊博大精深,功丰绩伟,但也使得相当数量的中医业者求精难得,不易掌握得准,甚者不能用脉诊,致使中医诊病治病效果大打折扣,面对此情,笔者探索出以切诊十二个特显经穴(区),直击查诊十二经络及所属脏腑,医患互动,简单容易,能直接快捷,基本上比较准确地查知整体十二经络及所属脏腑之状态,哪经有问题,哪脏哪腑有病症,源于何脏何腑,据而四诊八纲辨证施治,屡收针到病治之功,医者和患众都受益匪浅。觉其易行有效,
总结古代文献、现代文献中关于中医“鼾”及“鼾症”病因、病机的相关记载。根据临床验案1则,指出应重视"气血”在鼾症辨证论治中的作用,而脉诊则是提取“气血”异常信息的重要诊察方法,应将脉诊作为治疗鼾症的切入点,重视脉诊在鼾症治疗中的作用。
脉诊之阴阳有部位、属性、辨证阴阳之分,其中辨证之阴阳为脉诊阴阳的核心。同一脉象可代表不同阴阳属性的辨证意义;因此临床习脉,应跳出脉书,结合临床,以个人体质为基础,以某一辨证理论为工具,结合气候,时间、地域、情志等因素。如此方能“察色诊脉,明辨阴阳”。
简要介绍阿维森纳《医典》中有关脉象的章节内容,从脉学原理,主要脉象,及影响脉象的因素等方面,展现西方脉学的特点,以期能够启示脉学研究者,在脉学研究领域有更多突破。
中医五神学说是古人对人类精神、生理活动及心理活动的认识,包括神、魂、魄、意、志。五神不仅可作为病机来诠释疾病的演变规律,其要素神、魂、魄、意,志经组合后还能够突出人的个性特征,而脉象为反映个性特征的渠道之一,由此可获得中医五神学说指导下的个性脉象规律。
本文通过对《孙文垣医案》中明确记载情志对疾病影响并有脉象描述的42例医案进行频次分析,明确了情志分布,并对怒、忧思、急躁、志愿高而不遂其欲、悲哀、心中惶惶和惊的情志变化对脉象影响进行了探究。
按照体质学理论把高血压分为火热质、阳虚质、痰湿质、阴虚阳亢质四种常见体质类型,从整体的体质和脉象入手,中医临床中分别给予清热解毒、温阳摄纳、化痰祛湿、平肝潜阳等治法,全面调整高血压患者机体的失衡状态,为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提供一种思路。
本文通过回顾《内经》、《难经》、李东垣,滑伯仁、李时珍、周学海的脉诊层次观,阐述了脉层的各种分法及历史渊源、现实意义。提倡中西医结合,更好的发挥脉诊的作用。
《伤寒杂病论》中有近300条论及脉象,涉及二十余种单一脉,七十余种相兼脉;以诊取寸口脉为主,并涉及趺阳脉、少阴脉、少阳脉、人迎脉.《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脉证并举,凭脉辨病(证)论治的诊疗体系.通过脉象可以揭示病因病机,判断病位、确定病性、指导治疗、推测疾病的转归和预后.《伤寒杂病论》虽非脉学专著,但在脉象及主病理论上已初步形成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查阅《中华医典》医案类书籍,筛选出1328例古代情志相关医案,将脉象相关信息构建数据库,对一般情况、情志、六部脉象、情志相关六部脉象进行了频数分析,以探讨情志相关医案的脉象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