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大学生为被试,探究个体控制点及情绪状态对风险决策行为倾向的影响。实验采用2(内控型—外控型)×2(焦虑组—恐惧组)的被试间设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大学生被试240人,用内外控制量表对所抽取的被试进行筛选,选取外控型(得分前27%)和内控型(得分后27%)共129名被试参加实验。采用电影视频诱发被试的焦虑和恐惧情绪,最终获得有效被试126人。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控制点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122)=22.19,p=0.00<0.01;情绪的主效应显著,F(1,122)=181.27,p=0.00<0.01;另外,控制点类型与情绪的交互作用非常显著,F(1,122)=22.01,p=0.00<0.01。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发现:(1)无论是外控型被试还是内控型被试,在焦虑情绪状态下的冒险倾向都明显高于恐惧情绪,内控型被试F(1,122)=157.58,p=<0.01,外控型被试F(1,122)=40.33,p<0.01。当个体处于恐惧情绪状态时,由于不安全感和不稳定性,更容易产生强烈的动机来回避风险,尽可能地避免错误和失败;而当个体处于焦虑状态时,多数人会出现急躁、心烦意乱等易察觉的情绪,也就使其表现出相对于恐惧情绪状态下更为冒险的风险决策倾向。(2)在焦虑状态下,内控型被试比外控型被试更倾向于冒险,F(1,122)=45.51,p<0.01。很可能是由于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环境,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将其归结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等内部因素,他们认为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主宰、承担,并相信自己能够相对准确地做出决断,所以相对于外控型被试应该更倾向于冒险。但在恐惧状态下,内控型被试与外控型被试均倾向于风险规避,F(1,122)=0.00,p>0.05。很有可能是因为,高强度的恐惧体验掩盖了控制点类型这一人格特质的作用,表现在内外控上,也就使两者在此种情绪状态下不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