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单侧与双侧固定的临床对照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l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联合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影像学结果及手术费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肌腱合带袢钢板修复陈旧性上胫腓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部2010年4月~2016年1月,采用带袢钢板合同种异体肌腱修复陈旧性上胫腓关节脱位7例,其中男 5例,女2例;年龄19~36岁,平均年龄为29.3岁;左侧3例,右侧4例.根据 Ogden 分型:前外侧脱位 5例,后内侧脱位 1 例,向上脱位1例.手术均采用膝外侧入路,清除上胫腓关节瘢痕组织,在腓骨头最宽处
目的:探讨约束理论在患者跌倒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运用约束理论中的思维流程分析法将"约束理论"应用于患者跌倒风险质量评价中,运用莫尔斯跌倒评估量表评估跌倒的危险因素,决定风险等级,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关键因素(高危因素),制定预防跌倒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前(2011年6~12月及2012年1~7月),跌倒人数为55例,实施后(2012年1月及2012年8月),跌倒人数为5例,对比观察实施风险
目的 探讨近16年来我们收治的28例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手术的经验.方法 时间:2000年6月-2016年3月,男17例,女11例,年龄19~85岁,平均56.7岁.手术均采用肘关节后侧切口,先保护尺神经.本组人工全肘关节假体种类为:26例采用Coonrad-Morrey型(Zimer),1例Link,1例Howmedic.病种: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并肘关节强直17例,肱骨远端骨折后骨不连、骨缺损5例,
目的:分析比较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治疗结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的22例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患者分为锁定钢板组(14例)与交锁髓内钉组(8例),锁定钢板选用AO PHILOS钢板,髓内钉选用施乐辉交锁髓内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以及颈干角、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并随访记录患者术后功
目的 探讨应用带神经游离环指近节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9月~2014年1月,采用切取环指近节静脉皮瓣,皮瓣携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和(或)指背神经,将皮瓣不倒置游离覆盖修复6例指腹缺损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20~49岁,平均39.5岁.6例患者均为外伤导致指腹皮肤缺损伴骨外露,甲床及末节指骨无损伤.
目的:以有效地化解病人入院带有的负面情绪,激发病人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疾病为研究目的。方法:通过了解一向忧心忡忡焦虑的病人, 乐天派的病人, 沉默的病人, 愤怒的病人,各自心理活动的表现,并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抓住时机、营造沟通的氛围;把握良好的语言技巧;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采用不同沟通方式;换位思考,提高沟通效果;营造温馨环境,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反应;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患者进行
目的 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治还有很多问题有待商榷,采用内窥镜治疗就是其中之一,单纯的内窥镜髓核摘除术仅能解决椎间盘平面的压迫因素,如果其它狭窄因素与椎间盘突出在同一平面者,常规的内窥镜手术疗效是确切的,而对于合并其他因素、特别是在非同一平面造成的狭窄往往难以解除,为此我们设计了椎间孔镜一期腰椎管侧前壁减压术。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surgical results of decompression only versus decompression combined with fixation and fusion in elderly patients older than 65 years with symptomati
1,25-羟维生素D (1,25(OH)2D3) 可以促进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之前一系列实验表明,人骨髓基质干细胞表达的1α-羟化酶 (1α-hydroxylase/CYP27B1)可将25-羟维生素D (25OHD3)催化生成维生素D的生物活性形式1,25(OH)2D3.但是在前部分研究表明,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中1α-羟化酶/CYP27B1的表达及活性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下降.
目的:比较胸1倾斜角大于胸骨入射角的过度前凸颈椎以及正常过度前凸颈椎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影像学特征,本研究目的是提供颈椎代偿的直接证据以及阐释胸腰段畸形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颈胸段在代偿机制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