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碳表面活性剂对空心微珠三相泡沫抗溶抗烧性能影响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8年燃烧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ng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氟碳表面活性剂添加量、氟碳表面活性剂性质和泡沫液浓度等对三相泡沫在油面稳定性的影响,并在模拟燃烧装置上对比了添加氟碳表面活性剂前后三相泡沫的抗烧能力。结果表明,加入氟碳表面活性剂后,三相泡沫在油面的稳定性显著增强,且阴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优于阳离子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添加氟碳表面活性剂的三相泡沫表面形成的黑色致密覆盖层可有效隔绝热量向内部传递,使抗烧性得到明显提高。三相泡沫最佳配比为阴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0.02ml,空心玻璃微珠30ml,蛋白泡沫浓度10%。
其他文献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uO-CeO2-MnOx/γ-Al2O3催化剂颗粒,在固定床上测试其催化脱硝活性。CuO-CeO2-MnOx/γ-Al2O3催化剂在200~450℃范围内脱硝效率保持在70%以上。利用程序升温方法研究了催化剂对NH3和NO的氧化性能,随着温度升高NH3被过度氧化生成了N2,NO和N2O。催化剂能将 NO氧化生成NO2,但氧化程度较低。脱附试验表明NH3和NO在催化剂表面存在明显
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碳材料,其合成方法也有多种。燃烧法可以同时提供碳纳米管生长所必需的热源、碳源、催化剂,具有实验设备简单、常压下即可制备、能源利用率高等优点。本文利用V 型热解火焰来研究碳纳米管的合成条件,实验系统包括V 型热解火焰燃烧器、质量流量控制器、气源、喷雾热解系统、三维坐标仪、取样探针、热电偶、红外非接触式测温仪。同时,详细分析了碳纳米管合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简要分析了燃烧法合成碳纳米
电容层析成像方法(ECT)用于火焰的监测已经被证明是完全可行的,然而,ECT 对火焰的传感机理以及ECT 测量结果与火焰宏观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者们未做探讨。本文在考虑带电粒子运动与电磁场之间的耦合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运动方程,推导了与火焰微观特性相关的有效介电系数表达式。在适当假设的前提下,提出了与火焰温度、火焰压力场、燃烧的热力学过程、电离强度等多个参数和过程相关的火焰介电常
利用质量、能量和化学平衡建立了IGCC 电站中水煤浆进料式气流床气化炉的数学平衡模型。用于预测气化炉出口合成气流量、成分以及碳转化率。本模型特点在于从数学和气化机理中合理假设了两个化学反应平衡式,再采取范特霍夫公式、物质生成热和吉布斯自由能的综合推导,得出化学平衡常数K 和温度的关系,最后利用牛顿法求解方程组。模型计算结果与相关文献的模拟、实际运行结果进行对比,数据吻合较好。
采用麦秸、麦秸添加5%煤粉的两种材料以不同的活化时间制备了活性炭颗粒,进行了供热锅炉烟道气脱硫脱氮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麦秸类活性炭颗粒在50℃和120℃下进行烟气脱硫脱氮均具有较高的脱除效率;煤粉添加剂引起了炭脱氮性能的降低;充分接触的水蒸汽再生基本恢复了炭粒吸附能力;而30分钟活化时间的活性炭较60分钟活化炭脱氮脱硫效率高,经济性优。
通过耦合CHEMKIN 软件包以及KIVA 3V 程序包,建立了柴油HCCI 发动机的多维CFD 及详细化学动力学耦合模型,利用此模型分析了柴油HCCI 发动机燃烧特性及排放物的生成机理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进气温度对柴油HCCI 燃烧着火时刻有很大影响,随着进气温度的升高,着火时刻有所提前;由于缝隙区温度较低,因而其成了柴油HCCI 发动机HC 排放的主要来源;而CO 排放的主要来源则是边界层区;
本文在定容燃烧弹内研究了掺氢天然气-空气-稀释气体混合气的火焰传播规律,得到了在不同掺氢比、二氧化碳稀释度和当量比下的无拉伸层流燃烧速率,并通过马克斯坦长度分析了小半径火焰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无拉伸层流燃烧速率均随着稀释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当二氧化碳稀释度大于 10%时的混合气无拉伸层流燃烧速率相对于无稀释度时的数值明显减小。马克斯坦长度随稀释度的变化规律与掺氢天然气的掺氢比例和当量比有关。
利用定容燃烧弹研究了不同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下的天然气燃烧特性,分析了初始温度、初始压力和当量比对其燃烧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温度的升高(300K 至450K),天然气质量燃烧速率明显增加,燃烧持续期和火焰发展期显著缩短。随着初始压力的升高(0.1MPa 至 0.75MPa),天然气质量燃烧速率明显减慢,燃烧持续期和火焰发展期显著增长。且稀混合气和浓混合气条件下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的变化对
在充分考虑压差、表面张力和粘性应力对气泡生长的影响之下,编写了一个可用于模拟均匀过热液体内部气泡生长过程的计算程序。利用过热水中气泡生长的实验数据对数学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在准确计算二甲醚各主要热物性参数的基础之上,利用该计算程序对二甲醚在闪急沸腾条件下的气泡生长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包括气泡半径、气泡生长速度、气泡生长加速度等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建立了基于本生灯的气体燃烧特性测试系统,对天然气氢气混合气的层流火焰传播速度进行了实验测量。实验表明氢气对混合气的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较大,随着混合气中氢气的体积百分含量增加,混合气的层流火焰传播速度迅速增加。当混合气中某种气体的比例不断提高至100%时,混合气的火焰传播特性将不断地接近这种气体的特性。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得到了在实验条件下计算任意氢气比例和燃空当量比下混合气的近似层流火焰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