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宗教"、生活和文化:东方与西方的理解差异与宗教研究

来源 :21世纪东方文化论坛暨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c88148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通过考察西方的宗教定义与方法论,查看了这些定义与方法论是否适用于东方的宗教、生活及其文化。其次,通过确认东方的宗教、生活及其文化与西方的不同之处,指出了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研究microRNA(miRNA)在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中的表达,筛选出参与AML TRAIL耐药的miRNA分子,进一步探讨miRNA在AML TRAIL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为逆转AML TRAIL耐药
会议
作者认为一部佛教传入中国和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既可以说是“西化”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中国化”的历史,二者其实是互动互补的。文化交流的最后结果,既不是完全的“西”,也不是完全
中世纪穆斯林进入南亚次大陆,伊斯兰文化与印度本土文化经过相互碰撞、渗透与融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现象,即南亚伊斯兰文化.本文从制度文化、语言与艺术等方面,对南亚伊
东南亚文化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这一现象在该地区数千年历史上长期存在.东南亚文化的多样性,也正是由于该地区不同民族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而造成的.早在外来文化传入之前,东南
苏美尔谚语格言是世界上最早的苏美尔智慧文学中一个重要分支.最早的苏美尔谚语格言发现在阿布萨拉比(前2600-2550年),而大批的谚语格言集被传抄于古巴比伦前期(前1900-1800
会议
本文探讨了菲律宾民都洛岛山区中的原住民芒扬民族阿拉安部族关于神灵信仰的宇宙观和巫术治疗的原理.阿拉安人经常举行巫术仪式,向神灵求助,以便让病人得到善灵的救治,或让善
经典文学作品凝结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对社会历史的影响不可小觑.文学、文化交流在促进人类和谐及稳定国家关系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本文通过回顾汉泰文学作品互译和研究的历史及
《马可波罗行记》堪称西方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发现东方"之巨著.《行记》记载了马可波罗走进汗八里的路线、时间、住所,对汗八里给予了浓墨重彩的描绘,诸如"汗八里"之意
  中西方审美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这个问题的较新的研究成果,在朱利安(Francois Jullien)的《本质与裸体》(The Impossible Nude: Chinese Art and Western Aesthetic
会议
印度—伊朗雅利安人将莲花视为集日(太阳光芒四射如正平面莲花形象)、火(莲花瓣形象)、水(莲花孕于水、出于水)为一体的圣花,印度的文字资料和伊朗的图像资料二者相辅相成,共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