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周期性复合结构材料热力耦合问题的二阶双尺度分析与计算方法

来源 :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2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ng6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一种具有拟周期性质的复合材料的热力耦合问题,通过二阶双尺度渐近分析,构造了一种对材料温度增量场与位移场的二阶双尺度渐近展开式,渐近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宏观变量与单胞问题产生了耦合效应。误差分析表明,温度增量场与位移场的二阶双尺度渐近展开式具有1/2 的收敛阶。在材料系数可分离变量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二阶双尺度有限元算法。数值算例表明,温度增量场与位移场不仅在周期单胞内产生强烈的局部振荡,而且其宏观的振荡趋势也依赖于材料的拟周期系数,利用该算法模拟这类材料的力学行为是高效的和可行的。
其他文献
为适应茶叶生产发展的需求和提高气象为特色农业服务的能力,以现有茶叶气象服务技术及研究成果为基础,基于C/S软件架构,利用Arc Engine作为开发平台,结合C#语言、SQL Server数据库以及网络技术,研制了包括数据管理、小气候监测、灾害监测预警、农用天气预报、气候品质评价、气候适宜度分析、茶园可视化监测、农业气候区划、产品制作、基础知识等10大功能模块的浙江省茶叶生产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并投
为了解浙江省乌牛早春茶初始采摘期时空分布特征和减少遭受春季霜冻的风险,应用1971-2014年浙江省71个常规站日资料和2005-2014年共2094个气象自动区域站小时观测资料,以乌牛早春茶发育热量为始摘期区划指标和乌牛早春茶各级冻害总灾损率为霜冻害区划指标,应用GIS技术,采用距离权重反比法(IDW,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得到浙江省乌牛早春茶始摘期区划图和乌牛早
本文采用界面元法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典型试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比三点弯曲、层间剪切,以及压缩试件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验证界面元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利用所提出的界面元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改变三点弯曲实验中压头的半径,研究了实验中压头半径变化对试件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通过改变层间剪切试验和压缩试验中试件厚度,研究了厚度变化对于试验结果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本文提出了一套试件合
已有的实验数据表明高钢级管线钢的动态断裂韧性可能依赖于断裂速度,本文基于黏结区模型和有限元仿真技术,分析了X80 管线钢在落锤撕裂实验中的动态断裂行为。利用本文建议的黏结本构法则对X80 管线钢的两种不同类型的落锤撕裂实验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模拟,并将有限元模拟中的断裂速度和裂尖张开角与相应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建议的断裂准则能较好的描述X80 管线钢的高速动态断裂行为。本文分别对两种不同
随着复合材料加筋结构在现代航空航天领域的广泛应用,需要有一种分析方法既可以得到板壳的精确应力位移结果,又可以在没有任何假设的情况下考虑任意复杂的加强筋结构.本文基于Layerwise 理论和传统的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开口加筋板壳结构的静动力分析问题,建立了一种新的耦合分析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分别利用Layerwise 理论和8 节点实体单元建立开口板壳结构和加强筋结构的控制方程,然后基于板壳
基于Tersoff 势,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外加电场下碳纳米管的稳定性,并对不同半径及手性的碳纳米管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直径的增加,当作用于碳纳米管上的电场力表现为拉伸作用时,碳纳米管拉伸断裂的临界电场强度也随之增大,而当作用于碳纳米管上的电场力表现为压缩作用时,屈曲临界电场强度随着直径的增加而不断减小,但两种情况在直径2.0 nm 以后都达到一个稳定的值.
采用修正嵌入原子法对含孔洞纯铝的拉伸过程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拉伸作用下纯铝孔洞间的相互作用及其附近的塑性变形过程。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孔洞间距的增加,两孔洞间的相互作用经历了三个阶段:孔洞合并;孔洞间形成应力屏蔽区;孔洞间相互作用消失,同时确定出三个阶段发生时的临界间距。模拟发现孔洞附近的裂纹萌生和扩展均沿着面心立方晶体的滑移系进行,同时,利用公共近邻分析(CNA)方法跟踪裂纹扩展过程中孔洞
为了研究外加应力对金属材料电偶腐蚀行为的影响,采用电化学法和浸泡法研究了3 种不同浓度、PH 值的NaCl 溶液中和不同应力水平下两种不同电偶对2A12/45 和2A12/40CrNiMoA 的电偶腐蚀行为,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技术对试样腐蚀后的表面形貌特征和腐蚀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PH 值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两种偶对的电偶电流密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
基于最大塑性耗散原理和二阶锥规划对偶理论,建立线性等向和运动强化J2 弹塑性问题的二阶锥线性互补模型;利用参变量变分原理和有限元方法,将混合线性强化J2 弹塑性问题转化为标准的二阶锥线性互补问题,并利用半光滑Newton 法求解。新的二阶锥线性互补法是以往弹塑性分析线性互补法的推进,它不仅保持了线性互补法数学模型的简洁性,而且避免了线性互补法对非线性屈服函数的显式线性化需求,因而问题的规模更小,而
从土体内时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在强化函数中引入非强化应变区的概念研究土体的循环强化特性,建立了考虑多种强化机制土的体量与偏量相互耦合的内时动弹塑性本构关系。所得模型不仅能较准确的描述单调载荷作用下土的应力应变关系,还能模拟砂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强化随循环周次增加逐渐达到饱和的特点。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模型能较准确地描述饱和砂土动力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