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球磨对制备钕铁硼纳米颗粒的影响

来源 :第二届全国高新磁性材料及应用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h860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用不同的机械球磨方式和不同的外界条件时制备钕铁硼颗拉的形貌和取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滚动球磨方式,在汽油的保护下,球磨速度为46r/m的分散效果和颗粒尺寸分散度最佳,制备出的颗拉尺寸为80nm左右,而颗粒或晶粒直径在100nm左右时可以得到最大的Hc值,这正是颗粒直径dk与Bloch是壁厚δs相当的情形;我们采用的取向方法是:用磁粉和环氧树脂,稀释剂和固化剂根据一定的质量百分比配比,再将凝胶状的混合物均匀涂抹在两块载波片上,后再放在取向场中进行自由取向,取向场为2T以上,取得了很好的取向效果。
其他文献
在火灾作用下和火灾作用后,钢结构材料强度的下降和单个钢构件刚度的下降必然导致内力通过钢结构连接重新分配。所以,作为研究结构整体火灾作用后力学性能的重要基础,对钢结构节点在火灾作用后的材料性能进行深入研究至关重要。对四个足尺栓焊连接节点进行了模拟自然火灾试验,通过对其火灾前与火灾后若干性能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到了火灾后该类节点的母材化学成分、母材显微金相组织和母材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为具有此类连接
介绍了2个典型钢结构拉索工程的设计与应用,分析了拉索在钢结构中受力与变形,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借鉴。
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整体结构受力状态复杂,在个别结构形式变化剧烈处的构件受力更为复杂。本文对该结构关键部位的铸钢节点和焊接节点分别进行了足尺试验和缩尺试验设计。试验结果均证实了节点承载力与安全性的可靠性,有限元分析不仅在试验的前期方案设计中有效地选取了关键点和简化加载系统,其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的相似性也使得使用计算机模拟内部不可测量点处应力状态成为可能。试验的方案设计方法,可以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横向加劲悬索结构属于柔性索结构体系,其张拉顺序取决于预应力与结构位形等,以联想融科悬索结构为例,动态跟踪了其张拉时机,并提供合理的张拉顺序与安装方法,指导了施工。数值计算和实际效果均表明:张拉模拟可为实际施工参考。
新疆兵团机关综合楼观光走廊钢桁架由桁架梁、钢柱、悬挑和斜撑组成。施工前,根据工程特点确定了施工组织机构、管理目标、施工进度和资源配置。在充分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施工过程中采用地面拼装,整体提升的方法,确保了工程的顺利施工。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电视文化中心(TVCC)外围的网架属异型网架,施工难度大,对施工技术要求高,结合施工现场,重点介绍了该网架结构的施工难点和安装质量控制方法,这些技术措施有效地保证了网架的安装质量和安装效率,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借鉴作用。
最近正在开发使用金属磁性薄膜的射频(RF)传输线器件,拟用在未来的各种通信系统,如峰窝电话及其他微波电路上。现开发的器件有两种:使用(100)Fe/GaAs的铁磁共振(FMR)器件;使用高磁导率金属磁膜的短线长传输线。前一种器件,利用FMR吸收功能做成带阻滤波器。后一种具有磁性/电介质混合集成结构的器件,因有大的波长缩短效应,故可望使各种四分之一波长(λ/4)器件小型化。本文介绍使用金属磁性薄膜的
本文介绍了制造高性能锶铁氧体材料工艺要点:从其配方Fe2O3、SrCO3克分子比n值分析试验得出结论n=5.8。预烧添加微量SiO2和研磨时添加复合添加剂使永磁材料特性比较稳定,为得到较理想的粒度分布曲线,对研磨工艺改进为多级研磨方式同时严格控制料浆pH值,制造出了Br≥3950Gs,HCJ≥4500Oe高性能锶铁氧体材料。
烧结是制作烧结钕铁硼的关键工序,但传统的烧结工艺生产用期太长,从进炉到出炉需要24-26h。本文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问题进行了探讨。
对于永磁铁氧体磁瓦倒角问题过去一直采用机械方法:即专用磨床磨削,对如何采用模具实现磁瓦倒角,因国产铁氧体原料,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够稳定(特别是收缩率),使模具设计难度加大,一直无人涉足。本文分析了永磁铁氧体磁瓦倒角的过程,并根据其特点如何使磁瓦在模具上模上直接完成倒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