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法水下浇筑技术在漫湾水电站水下修补工程中的应用

来源 :第五届水库大坝新技术推广研讨会暨中国水利学会水工结构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漫湾水电站水垫塘是电站水工建筑物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大坝表孔溢洪道、左双泄、左右冲沙孔的泄洪、排沙和机组过流消能的作用.漫湾水电站水垫塘自2002年水下检查,发现底板产生严重的冲蚀、磨损以来,每年都在利用枯水期夜间机组总停时间,先后采用NDC、PBM、UWB等水下不分混凝土进行修补工作.在第八期水垫塘修补工程中,经过调研和多方论证,改变了传统的吊罐沉箱法浇筑模式,采用了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的新工艺,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混凝土浇筑质量,使水下混凝土日浇筑方量较传统沉箱法提高一倍以上,为提前完成漫湾水电站水垫塘底板冲坑修补工作提供了保证,本文主要介绍漫湾水电站水垫塘水下补强加固工程导管法浇筑的工艺、流程,为其它水下修补工程提供借鉴及参考.
其他文献
我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设成就显著,但三十年来部分面板坝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病害,主要包括面板挤压破坏、面板裂缝、面板塌陷、止水失效和地震震损等,有的大坝严重渗漏,并危及大坝安全.根据面板堆石坝病害特点,结合湖南白云和株树桥面板坝总结提出面板堆石坝综合除险加固措施,主要包括疏松垫层加密灌浆、面板脱空充填灌浆、破损面板修补、面板裂缝处理和止水修复等,为面板堆石坝除险加固提供参考.
某水库运行以来,出现溢流坝闸墩竖向裂缝,本文在调查与检测基础上,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及线性静力学理论,分析静水荷载、闸墩上部重力荷载、闸门开启荷载、温度荷载等组合荷载作用下对闸墩整体结构应力分布计算,分析了闸墩混凝土危险区域及裂缝成因,提出裂缝修补加固技术,为类似工程问题提供借鉴.
落球法是一种适合于大面积应用的测试碾压后胶凝砂砾石变形模量的无损检测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定落球与待测浇筑层面的接触时间来推算材料的变形模量.落球法能够快速获得浇筑层面上胶凝砂砾石变形模量的分布状况,和常规的挖坑实测密度法相配合,能够更好地判断整个仓面碾压后密实度的分布情况.
水利工程堤坝隐患探测,一直要求给予较准确的探测结果.本文介绍了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实际应用RTA50超强地面耦合雷达和250MHz屏蔽雷达两种雷达天线于辅助地质勘察、堤坝裂缝隐患、隐蔽工程构筑物区域位置及冰下水深等探测工程实践中.结合不同应用实例,对雷达采集数据处理图像进行解释和分析.积累了一些探地雷达使用经验.
介绍了我国岩溶地区水库的状况,分析了岩溶地质水库的特点,总结了岩溶地质库区防渗处理原理,分析了采用混凝土面板对岩溶水库进行防渗处理的方法,并分析了该方法的特点、适用条件和工程实例,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具有借鉴意义.总之,对于小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水库库区岩溶的渗漏处理,采用混凝土防渗面板进行处理可以大大减小地质勘探工作量。与其他防渗处理方法相比较,防渗面板处理可靠性高,不存在因为
三门峡水利枢纽泄流排沙隧洞自上世纪90年代进行过大范围的修复后,目前其工作门槽、底孔侧墙、消力池导墙及挑流鼻坎等部位出现了严重的冲磨破坏现象,已经影响了隧洞的安全运行.本文根据磨蚀破坏原因,有针对地研发了不同填料的复合树脂砂浆磨蚀修复材料,分别获得了复合树脂金刚砂浆和复合树脂石英砂浆的基本力学性能、抗冲磨性能和与基体的粘结强度,并在三门峡泄洪排沙洞挑流鼻坎位置进行了磨蚀修复现场试验,经过两个排沙汛
文章阐述了利用现代水下遥控潜水器进入复杂的水下工程进行检测的各种方法,并着重对水工隧洞的水下检测进行了探讨,为水下潜水器的改进、设计和建筑物检测方式研究打下了基础.随着技术的日臻完善,水下检测在水利工程完工验收及工程运行管理中的重要性会得到广大工程人员及管理层的重视。
某水电站泄水设施隔墙立面在汛期泄洪过流时,出现重大的混凝土气蚀缺陷,严重影响水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介绍了采用环氧细石混凝土与环氧砂浆相结合的方式对该立面混凝土破损区域进修复,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证明,该修补技术对处理立面混凝土破损修复起到非常好的修补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也为今后类似缺陷修复实施累积了丰富经验.
四川某水电站主要水工建筑物包括拦河大坝、表孔泄洪洞、底孔泄洪放空洞、引水隧洞、厂房等组成,大坝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2012年7月17日库区蓄水至EL.3297.2m开始泄洪时,发现面板混凝土出现施工接缝处错台、16#面板隆起现象。大坝在蓄水发电放水后大坝面板发生变形、裂缝等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接缝挤压破坏、面板裂缝、防浪墙裂缝、面板脱空、一二期面板施工缝剪切破坏造成施工缝上部破损、表层止
本文介绍了大渡河下游某电站坝前防渗系统在电站运行期内进行水下加固处理的工程实例,为今后类似电站和水库水下作业施工提供了一定可参考的经验.总之,本项目开创性的将海上作业钻井平台技术引入到已运行河床式电站水下防渗体维修、加固施工中,成功的实践了一套在电站运行期间,区域正常水文、气象条件下,如何进行水下结构防渗体,特别是无灌浆廊道的河床式电站结构基础防渗体维护、加固处理的方法,并借此探索了高流速强透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