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所有的患者按胸腔镜手术常规步骤,术前未确诊的则行胸腔镜下活检,观察病变部位、大小,确定射频电极穿刺点后接通与射频消融仪相连的电极,根据肿瘤大小选择输出功率开机消融,监测时间、温度和功率。
结果:40例病例均成功施行射频消融,手术持续时间56~175min,术中出血量40~200ml,均未输血,其中1例伴有矽肺的患者术后出现张力性气胸,胸管留置20d,除此之外胸管留置1~3d,胸管总引流量60~320ml,术后并发肺炎1例,右肺不张1例。心律失常2例,术后住院时间7~35d,无围术期死亡(同期48例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患者手术持续时间45~109min;术中出血量30~180ml;无术中输血病例;胸管旋转时间2~4d;胸管总引流量50~410ml;术后住院时间4~16d;无围术期死亡),两者围手术期参数之间无明显差异。随访1~29月,1例肺癌术后2月发生切口植及肝、肺转移。1例(大腿平滑肌肉瘤)患者肺部病变较术前增大(1月内)并手术后2月死亡,另1例转移性肺肿瘤患者于术后6月死亡,2例肺癌伴胸膜腔转移患者死于术后17月、18月,其余均存活。
结论:胸腔镜下射频消融经胸腔镜探查发现失去进一步手术治疗的病例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探查同时即给予射频消融,治疗过程直观,定位确切,可以避免CT引导时经常存在的呼吸运动和穿刺针伪影等的影响,治疗效果良好;减少了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的一些常见并发症;避免术后局部病灶的放疗,节省了治疗费用,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姑息性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