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可视化的算法课程软件

来源 :第20届全国计算机新科技与计算机教育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feng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在教学领域中的运用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其中,课程软件概念的提出就将CAI的功能从辅助教学扩展为教学与自学相结合的辅助。算法课算程作为计算机学科的一门专业课,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教授和理解的难度较大,因此,形象而智能的CAI相关研究具有了可行性和必要性。在国外,大量算法可视化技术的CAI应用已经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果,国内相关研究则还处于发展初期。本文针对算法课程特点,设计研发了一套智能可视化课程软件。一方面,将可视化技术应用于教学演示环节,从而更形象地与学生交互;另一方面,运用智能及人机交互技术辅助学生自主做题并检查解答的正确性,为学生提供解题帮助。
其他文献
独立学院是一个新的办学体制,在独立学院开展编译原理本科教学不能一味沿袭传统研究型高等学校的教学模式,应按照独立学院的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专门人才,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非常值得研究也是非常有必要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分析了目前高等学校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模式,指出了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固有不足,提出了新的基于“能力-知识模块”体系的教学模式作为解决对策,该教学模式的推广必将极大提升高等学校人才计算机素质的培养质量。
Visual Basic作为一门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学科和其他程序设计类课程一样,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编程实践中去,并在编程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学生学会学习,进而学会生存,这已成为当前进行计算机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
首先给出我国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精英教育”新内涵,然后借鉴美国培养精英人才的做法,提出我国实施精英教育的建议。
XML正广泛应用到互联网的各个方面。但是,要扩大XML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就需要解决各种结构化文档和非结构化文档向XML文档的转换问题。本文主要讨论了Txt文档、Excel文档、数据库表向XML文档的转换问题。本文讨论的算法均基于CJHJ语言。
本文介绍了加热炉温度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软件和硬件的设计和开发。为了测量和控制多路设备温度,采用MSC1210单片机,结合Ptl00和双积分A/D转换器设计的温度监控系统模块。通过RS—485总线实现与上位机的通信,来控制加热炉温度。实践表明,该模块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好、体积小、成本低、适应性高等特点。
通过探讨解决江汉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际面临的问题,介绍了江汉大学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手段上的创新思路,提出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分为四个大模块进行教学的基础上,实行计划内授课实验+自主上机+开放上机的三层教学结构,目的是构建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模块化的基于网络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流行的两种机考模式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三层网络架构的通用考试平台SCCRE(Shanghai College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方案.该方案集合了两种机考模式的优点又有效地解决了其不足的地方,是目前机考的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SCCRE中负载最大的考生试卷生成、试卷下载、答卷上传的部分,采用了XML技术作为异构数据库同步工具作为解决方
以模糊数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针对现阶段技工学校的生存环境,主要考虑技工学校与家长、社区管理人员、银行金融机构及用工单位的关系等因素,设计了评判指标体系,建立了生存环境的多级区间数综合评判模型。并且以山东省济宁市某技校为实例对模型作了应用,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实训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一大特色。但是实训基地的建设因其成本高、缺乏工程型师资等成为众多应用本科开展实训的难题。本文以山东交通学院信息工程系信息类专业的软件项目实训为例,提出了基于校园网构建网络虚拟项目实训基地的思路和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既节约了建设成本,又方便了教师指导特别是外聘工程师的指导,同时提高了学生开展项目实训的时间和地点的灵活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