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有机污染物双酚S的内分泌干扰及脂代谢干扰效应研究

来源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l122702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酚S(BPS)作为双酚A(BPA)的替代物,目前已广泛用于奶瓶、热敏纸、食品包装内衬等日用品中。当研究者提及BPS和内分泌紊乱时,更多地关注生殖和甲状腺功能扰乱[1],然而,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也能对其他系统产生干扰作用,比如脂质代谢[2]。
其他文献
社会快速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环境监测的任务更加重要和艰巨。环境污染物可破坏DNA分子结构,造成损伤,进而引发肿瘤、癌症和一系列遗传性疾病。
有机磷阻燃剂(OPFRs)在人体中会水解并快速降解代谢为磷酸二酯类化合物,因此在尿液中很难真正检测到母体OPFRs,因此目前OPFRs人群暴露往往以尿液中OPFRs的二酯类代谢产物作为生物标记物,进行人群OPFRs的暴露评价。
基于上海市亲子队列,本研究征募了329名妊娠期妇女,对其三个孕期进行了PM2.5个体暴露监测,评估了妊娠期妇女PM2.5及其无机组分的孕期暴露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大气PM2.5及其无机组分的暴露对孕妇妊娠期间心脏和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暴露-反应关系,并基于UHPLC-QE-MS和GC-TOF-MS相结合的非靶标代谢组学技术,探讨了PM2.5及其组分暴露对妊娠期心功能影响的代谢机制.
背景:钒(Vanadium,V)是地球上丰度最高的过渡金属之一,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关于V暴露对胎儿生长的影响,动物实验发现V可以穿过胎盘屏障并在胎膜和骨骼中累积,且与大鼠和小鼠的体格及行为发育迟滞有关[1]。
目的 电子垃圾回收拆解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健康问题,本研究探讨生命早期污染物暴露与远期疾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检测2004-2017年中国贵屿(电子垃圾暴露组)和濠江(参照组)新生儿和儿童生物样本中多种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与人群生物样本中多种疾病生物标志物,探讨其中关系。
在目前代谢紊乱现象高发、致代谢紊乱类物质广泛存在的大背景下,环境科学家们正积极致力于环境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估[1-4]。
新型化学品的大量生产应用可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是环境领域面临的科学新命题。具有内分泌干扰活性的环境污染物可以影响动物或人体正常的内分泌功能及代谢行为,从而导致各类有害效应的产生,例如生物体行为失常、生殖功能损伤、幼体发育畸形、种群衰败等,环境生物与人类的生存繁衍产生严重威胁,因此研究新型污染物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研究非常必要。
目的:通过系列体内外实验证实低剂量双酚A(BPA)诱发前列腺增生的猜想并对其增生机制进行系统探讨.方法:①50 只BPH 模型大鼠随机分成阴性对照、模型组和三个BPA 剂量组,每组10 只动物,BPA 组分别灌胃给予10.0、30.0 和90.0 μg/kg BPA,连续4 周.
Background: Heavy metal lead,cadmium,arsenic and mercury are some of the most common toxic metals to population are exp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