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蒸馏法分离提纯八角茴香油的实验研究

来源 :2009年近代农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及装备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sho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角茴香油在食品等行业中广泛地被应用,其传统的提取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乙醇浸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分子蒸馏技术是一种非平衡分离过程的新型技术,具有操作温度低、蒸馏压强低、受热时间短、分离程度高等特点。本文在对分子蒸馏技术提取八角茴香油的研究中,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提取八角茴香油的进料速率、蒸发温度、刮膜转速对提取的影响,得出了相应的关系曲线;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各因素相互联系,得出了提取茴香油的工艺参数,实验证明,可以使茴香醚的提取含量由原来粗品的79.7%提高到88.9%。
其他文献
由于辐射加热炉在节能降耗,改善环境,提高所处理线材产品性能方面的显著优点而获国家技术发明奖。本文介绍了辐射法加热钢丝的两个实例,浅谈了热扩散和卡电加热运行机理对比分析结果。
在高压胶管钢丝生产中,连续热处理电镀黄铜热扩散生产线是一条关键的生产线。本文介绍了卡电加热铅浴热处理镀黄铜钢丝生产线和管式电加热铅浴热处理镀黄铜钢丝生产线两种高压胶管钢丝镀黄铜生产线生产工艺,浅谈了卡电加热比管式加热的热处理铅浴淬火具有的优点。
介绍内胆式电加热陶瓷镀锌锅的结构和特点,锌锅内胆采用高导热无机材料制成,内胆嵌装在耐火材料浇注的槽体内,熔融的锌直接与内胆接触,实现内加热。控温电路可使锌液温度值任意设定,生产中各项参数稳定。
以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混凝法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除硅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混凝法除硅的最佳反应温度为45℃、最佳反应时间为20min、混凝剂氧化镁的最佳加药量为5.0g/L。聚丙烯酰胺对除硅有一定影响,且体系中硅离子浓度越高,混凝剂用量越大。
介绍国内油田现用钢丝绳的品种结构,分析钻井用钢丝绳工作特点、油田用钢丝绳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油田用钢丝绳特别是变速抽汲作业用钢丝绳结构调整的必要与可能,指出其发展态势。
研究了加热条件、冷却速度对55SiCr弹簧钢线材表面脱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弹簧钢轧前加热和轧后冷却过程均会导致表面脱碳。降低加热炉加热温度和炉内残氧量、缩短在炉时间、降低轧后两相区冷却速度可明显降低钢的表面脱碳。
介绍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不同工艺下的力学性能,不同试验方法下的松弛试验结果。探讨高温松弛试验列入国家标准的必要性。
采用在油田井下已使用过的录井钢丝和时效处理钢丝样品,测定其拉伸性能、扭转次数及其疲劳命;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种样品的断口宏观、微观形貌;利用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的强韧性匹配表征方式和等效疲劳应力的加载方式的结果,对比分析了钢丝应变时效与强韧性、疲劳性能的变化规律。通过录井钢丝使用和时效前后的力学性能、扭转性能变化规律以及应变时效脆化特征的研究,提出生产优质录井钢丝综合性能要求,并建议油田录井钢丝的实
本研究采用60Coγ射线对胡萝卜辐照预处理,辐照剂量分别为0、2、5、8、10kgy。研究了不同辐照剂量(0、2、5、8、10kgy),不同干燥温度为(40℃、44℃、50℃、56℃、60℃),不同切片厚度为(0.2、0.4、0.7、1.0、1.2cm)对干燥过程的影响以及对胡萝卜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辐照后的样品其干燥速率加快,干燥到相同的含水率所需时间缩短。在相同的时间内,辐照后的样品水分下
对水剂法提取山核桃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液料比为1.2~1.4 mL/g、兑水温度大于70℃、兑水pH 值在5.0~6.0 之间时,山核桃的出油率较高;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进行了工艺参数优化,其适合工艺条件为:液料比为1.4mL/g,兑水温度70℃,兑水pH6.0,在该提取条件下,山核桃油的提取率为7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