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激励在体检中心管理中的运用

来源 :四川省医学会第十次健康管理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激励和负激励作为两种相辅相成的激励类型,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对人的行为起着强化的作用。在深刻理解负激励的概念和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负激励的作用、负激励与正激励的比较、负激励执行不能产生的偏差、如何执行负激励、负激励的力度与尺度方面展开了全面的论证。首先肯定了负激励的积极作用,认为适度在体检中心管理中应用负激励机制可以“以儆效尤”,其影响有时甚至可以大于正激励的鼓励作用;但同时应该认识到负激励的负面效应,过度的负激励可能会导致员工工作效率的下降甚至形成集体恐慌,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然后论证了负激励的力度与尺度认为正激励和负激励相辅相成,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风范,才能够使整个群体的行为导向更积极、更富有生气。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上海市宜川社区大肠癌筛查中危险评估单独阳性人群的流行病学状况和认知水平,探讨社区预防大肠癌以及早诊早治的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大便隐血实验相结合进行筛查,所得数据进行分别应用EPI软件进行处理。结果:筛查人数227人,约30%人存在超过一种的肠癌相关危险因素,前三位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慢性腹泻史、慢性便秘史;超过60%的社区居民认知水平低;“不知道做肠镜有什么用”、“没有
本文通过对齐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上海市精神卫生管理系统的311例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今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及完善此项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探讨开展老年人中医适宜技术小班化学习的效果.方法:从社区居委选取老年人76例进行调查研究,分别设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7例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小班化学习,对照组39例开展团队常规中医适宜技术健康宣教指导,8个月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对中医适宜技术的知晓及中医服务满意度的效果.结果:通过两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前后对中医适宜技术知识知晓情况、满意度比对照组均有显著提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目的 探讨颈部动脉彩超对老年脑梗患者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将长风社区卫生中心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0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ACUSONX300PE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两组受试者的颈总动脉、颈动脉窦、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等指标进行观察,测量内膜厚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无颈动脉狭窄患者,病患组有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两组比较
会议
目的:分析研究脑卒中病人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脑卒中病人,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的医嘱治疗,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治疗前提下加以舒适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按时用药并发症出现率、饮食调节与病人满意程度方面全部差于实验组,对比发现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病人足够重视,增强对患者舒适护理的有效性,能够提高患者的生
目的:观察阿伐他汀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效果.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他汀组用阿伐他汀20mg+肠溶阿司匹林100mg,对照组用肠溶阿司匹林100mg.结果:随访12个月,他汀组再发TIA、非致死性脑梗死、主要终点发生率分别为6.56%、2.20%、11.2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6%、18.58%、45.63%(P<0.05),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阿伐他汀能明
耳鸣是指没有外界声源时所感知的声音;这便说明虽然耳鸣本身并非疾病,但它实际上是一种与多种病因以及恶化因素相关的症状。虽然耳鸣是临床常见症状,但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耳鸣客观检查方法,用问卷和量表的方式将耳鸣患者的主观感受量化,是评估耳鸣严重度和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有效手段和工具。
耳鸣是在无外界相应声源或电刺激的情况下耳内有响声的一种主观感觉。耳鸣通过影响睡眠、注意力、情绪平衡和社会生活等对患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耳鸣之所以成为难题之一,根本原因在于其发病机制不清,病因复杂,没有客观的检测指标,无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本篇综述就耳鸣分类及诊断不同类型耳鸣的不同治疗方式进行阐述。
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加强放射卫生管理。就放射作业从监督管理制度、保护对象及内容、人员、设备、场所、事故等7个方面与其他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对放射工作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作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对放射工作实行特殊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目的 研究麸质在脑部炎症中的作用及造成的身体反应。方法 病例跟踪,对比及数据研究。结果 麸质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及身体慢性病。结论 长期进食含麸质食品会对大脑造成慢性不可逆的伤害及诱发身体某些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