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古压力演化研究

来源 :第五届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di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川东北地区继普光大气田发现以来,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和生屑滩为主的碳酸盐岩储层也取得了工业天然气流.元坝气藏长兴组储层与普光气藏飞仙关、长兴组储层在晚印支—早燕山期原油充注后,经历了构造沉降、原油裂解、TSR和构造抬升等一系列地质事件.复杂的成藏过程中储层古压力演化是研究深层碳酸盐岩成藏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含烃盐水包裹体冰点温度计算包裹体体积并确定流体成分,运用PVTsim软件模拟了川东北地区普光气藏和元坝气藏长兴组和飞仙关组储层古压力.结果表明,普光和元坝气藏古压力变化相似,原油充注开始储层古压力持续增加,古压力系数缓慢降低;原油裂解时,普光气藏和元坝气藏古压力加速升高,古压力系数增大,储层发育超压,古压力系数达1.6.气藏形成过程中古超压的发育主要与储层连通性、原油裂解和TSR等因素有关.
其他文献
大港油田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已进入中后期阶段,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老油田油气水井状况逐渐变差,因部分产层枯竭、套管损坏、井下落物、砂卡等问题造成相当数量的井不能正常生产.推广和实施侧钻井技术,充分利用停产井、低效井已有的井段进行开窗侧钻,其成本要比钻新井经济.同时,采用侧钻技术可提高剩余油的开采程度,恢复停产井、低效井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油田后备储量不足,采收率低等问题.大港油田所实施的侧钻
大港油田港西作业区报废井近几十口,利用老井侧钻开采剩余油技术已经在现场进行了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设想利用侧钻井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扩大注水波及面积提高最终采收率。但注水井对固井封固质量要求较高,同时老区复杂的地质情况及侧钻井本身的特性对固井封固质量的提高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为此,大港油田集团公司钻采院与大港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联合进行了侧钻注水井的技术攻关,并在西7-14K并
随着青西油田的进一步开发,措施工作量的增大,井下出现的卡钻、卡管、酸化封隔器解封失效和井下落物等日益增多。由于青西油田井深、温度高、斜度大,井下状况复杂,解卡、打捞大修难度相当大。本文对影响青西油田深井大修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深井大修采用的工艺技术进行了介绍,现场应用效果显著,以期今后对玉门油田深井大修有所借鉴。
水泥挤封作业中,由于水泥浆的重力沉降作用,导致了水泥浆在凝固前发生沉降分层,使挤封段局部不能封固而发生窜漏,达不到封堵的目的。针对水泥重力沉降变化特性,试验了密度分时和稠化分时挤封新工艺,有效地防止和降低了水泥浆重力沉降影响,提高了水泥封固强度,形成了一套水泥挤封作业分时方法与分时工艺。
随着油气田开采时间的延长,套损井数及套损井修复难度都不断增加,大修侧钻工艺成为主要的套损井修复手段,施工井数及投资呈现上升趋势,为确保大修侧钻井施工质量,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需要切实加强大修监督工作力度。本文通过分析大修监督管理工作在现场监督模式、人员配备、管理机制三个主要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完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大修监督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本文论述了吉林油田注水井带压大修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以及现场应用情况,并对下一步技术改进工作做了概述。
从渤海海域古近系油气储量在二级构造单元和在不同沉积相上的分布特征及其渤海失利井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构造与储层是渤海古近系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东营组构造和储层因素并驾齐驱,而沙河街组储层因素占主导地位。进一步分析认为渤海海域二级构造单元及与之相匹配的构造圈闭类型,储集体类型和储盖组合这两种因素是控制渤海海域古近系油气聚集成藏的重要因素。东三段和东二下段是渤海海域古近系不同于陆上的重要的烃源岩,东营组
掌握不同地史时期、不同成因类型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特征,是将该技术有效应用于油气勘探实践的基础与前提。本研究对中国东部和西部不同时期、不同沉积环境形成的代表性原油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的分布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不同成因类型原油的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具有显著的差异,观察到古生界海相原油不同碳数正构烷烃碳同位素差异较小,近似呈“直线型”分布;中生界陆相油由低碳到高碳正构烷烃碳同位素值由重变轻进而平缓,
依据测试出液具体情况,将塔中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测试液(含采油阶段所取样品)分为6类:地层水、准地层水、残酸液、压裂液、清水/垫水/泥浆和凝析水。对各类液的水型、颜色、气味、透明度、沉淀物、氯离子、总矿化度、pH值、密度、γNa/γCl等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地层水的快速识别图版。对塔中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水的基本特征、纵横向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指出地层水与海拔深度没有相关性,应该为互不连通的
岩性油气藏是莫里青断陷的主要油藏类型,本文通过统计试油层段证实为油层的砂体深度和物性得出的统计规律,总结出莫里青断陷古近系双阳组岩性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为围岩的生烃条件和砂体物性.围岩的供烃门限深度为2700m,其下双一段以及双二段下部的暗色泥岩能够大量排烃,为岩性圈闭提供油气,断陷中部78%的岩性油藏在此深度之下.砂体达到聚烃门限需要孔隙度大于10%,渗透率大于0.8×10-3μm2,96%的油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