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历史纪录以来最大的沙尘暴及其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来源 :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d963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3月20日,北京发生了有历史纪录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沙尘暴不仅输送了大量的矿物元素,还携带了高浓度的污染元素.沙尘暴期间,TSP和PM2.5中的污染元素(尤其是As和S)的富集系数仍然很高,证明了矿物气溶胶在长距离的传输过程中与途中的污染气溶胶发生了混合.本文就此沙尘暴对全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偶氮染料酸性橙AO7为对象,研究了在不同超声波辐射强度和不同COD进水的条件下,微生物对AO7降解速率常数.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20~25℃)下,超声波辐射可以加速微生物对AO7及其中间产物的降解;超声波辐射还可以减少微生物的比增长率,减少污泥的产量.
本研究采用NaOH和NaCO饱合溶液调节电镀含铬废水PH值,分离废水中Cr及杂质,再氧化分离后的含铬滤渣和含铬污泥中回收其中的铬.该处理工艺达到了对含铬废水和含铬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本文介绍了三相流化床湿法烟气除尘脱硫技术的工艺流程、系统组成、热态试验结果和在410t/h锅炉全尺寸除尘脱硫改造的工业运行结果.研究分析了各种因素对脱硫效率、除尘效率、系统阻力等参数的影响变化规律.试验与运行结果表明:其脱硫效率可以达到85℅,除尘效率达98℅以上,系统阻力在引风机的出力范围内,出口烟气基本不带水.整个系统运行可靠,具备了工业应用的条件.
本文通过采用专门设计的MBBR处理模拟城市污水的实验研究,考察了COD和NH-N容积负荷率等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COD容积负荷率在1~7kg/m·d时,COD去除率高达90﹪;当有机负荷低、NH-N容积负荷在0.15~0.20kg/m·d时,NH-N和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和50﹪.
还原铁粉被广泛应用于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但由于工艺技术条件限制,难于工业化应用.本研究尝试在生物厌氧反应器中直接添加还原铁粉使之构成Fe—菌体—HO的特殊还原体系.文章以硝基苯废水处理对此进行了介绍.
本研究在高压反应釜内,采用自制颗粒贵金属催化剂催化湿式氧化高浓度饲料抗氧化剂合成废水,探讨了温度、压力、进水pH等反应条件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饮用水消毒后产生的副产物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HAAs(卤乙酸)和THMs(三卤甲烷)由于其强致癌性,是饮用水中最重要的两种消毒副产物.本文就冬季钱塘江流域15个自来水厂进行调查,分析其饮用水中的HAAs问题.
本文用XAD-2树脂富集水中的有机物,经GC/MS定性分析,检测两种不同水源的自来水中的有机物.共检测出67种有机物,其中以酯类、芳烃、烷烃、脂肪酸、卤代烃及杂环类为主.
本文对北京沙尘暴期间和北京及沙尘暴源区内蒙多伦地区常日气溶胶颗粒物进行了XPS表面元素化学形态表征.颗粒物表面铁主要以氧化物、硫酸盐、硅酸盐、FeOOH的形式存在,还有部分附着、粘附在SiO、AlO颗粒上.
本文通过对2002年3月20日北京特大沙尘暴565个单颗物分析表明,北京沙尘暴不仅来自共源头沙漠,沙尘暴所经过的包括干盐湖盐渍土的大范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表层土也是其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