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比较研究

来源 :2010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年会暨岭南骨科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0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杉树皮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优越性.方法 于2006年1月~2008年6月将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杉树皮小夹板组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20~ 66岁,平均45.2岁;石膏托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23~65岁,平均44.1岁,所有病例均行手法复位固定.分别在4周后摄X线片观察骨折固定效果、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第二掌骨骨密度,并以比正常骨折愈合时间提前多少为疗效判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在疗效上比较,杉树皮小夹板优良率为75%大于石膏组优良率48%;固定效果比较,杉树皮小夹板优良率为90%大于石膏组优良率70%;功能恢复比较,杉树皮小夹板优良率为90%大于石膏组优良率80%;第二掌骨骨密度恢复比较,杉树皮小夹板优于石膏组(t=4.56,p<0.001).结论 杉树皮小夹板能有效地保证固定的稳定,明显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外固定辅助下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8年9月至2010年2月,在骨外固定辅助下采用手法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10例股骨干骨折,男8例,女2例;年龄26-58岁,平均39.8岁.开放性骨折2例,闭合性骨折8例.骨折按照AO分型:32-A2型3例,32-B2型4例,32-C2型3例.观察术后软组织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所有病人均获随访6月-12月,平均8.1月.
目的 通过对骨科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症病例分析,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如何进行早期诊断并给予合理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自2006年1月-2009年1 1月术后共36例经临床确诊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病例,并结合文献加以总结.结果 年龄最大为76岁,最小为21岁,平均年龄(54.9±6.1)岁,女性15例,男性21例,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术8例,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手术12例,胫骨骨
Objective Vital sequential fluorescence labeling is a conventional method for evaluation of new bone formation in orthopaedic research.However, one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technique is its thick se
目的 软骨组织自我修复能力差,如何修复因急性创伤或骨性关节炎等疾病导致的软骨缺损已成为骨科领域面临的一大难题。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体外构建一种模拟软骨组织成分的Ⅱ型胶原-透明质酸复合支架材料,探讨其作为新型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用本研究所以往的方法,提取Ⅱ型胶原溶液。经聚乙二醇将胶原原液浓缩,从而控制胶原冻干后的孔径大小。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骨质疏松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骨科的37例病人,年龄60-84岁,平均72岁,男12例,女25例,车祸伤1 1例,摔伤26例。按Neer分类法,二部分骨折11例,三部分骨折16例,四部分骨折10例。伴有肱骨头脱位3例,肩袖及关节囊撕裂5例,腋神经损伤3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3例。大部分1周左右手术,采用切开复
会议
目的 通过比较三种麻醉方法在骨科动物模型制备中的优、缺点,选择最佳麻醉方法,以提高动物实验的质量。方法 分别应用麻醉剂速眠新Ⅱ、戊巴比妥钠、速眠新Ⅱ与戊巴比妥钠复合麻醉的方法,对实验动物进行麻醉、实验,并观察其效果(诱导期、术中追加麻药情况、手术维持时间、死亡例数),进行比较。
目的 讨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周定治疗Sanders Ⅲ型及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12例跟骨骨折病人Sanders Ⅲ型8例,SandersⅣ型4例,均采用切开复位锁定跟骨钢板固定,术中采用同种异体骨或自体骨移植治疗.C臂X光机检测B?hler角及Gissane角,观察关节面情况.术后抗感染、消肿及改善微循环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6月~2年,平均11.3个月.术后功能评估按M a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及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本组1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7例,女11例,年龄62-85岁,平均75岁.Neer分型:15例4部分骨折和3例3部分粉碎性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单极人工肩关节16例,双极人工肩关节2例,术后功能康复训练.结果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随访5个月~3年,平均1.5年.18例患15例完全不疼,3例肩关节上举运动疼痛,康
三踝骨折是严重的踝关节损伤,必须解剖复位才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的功能、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切开复位内固定是保障解剖复位的重要措施.作者近日收治一例腓骨下1/3骨折合并内踝和后踝骨折,通过手术过程发现先行腓骨下1/3骨折对后踝骨折复位有显著影响.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患者,女性,31岁,因车祸致伤左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2小时而于2010年4月9日入院,入院后影像学检查显示为左侧腓骨下1/3、内踝及
会议
目的 研究不同成分的水凝胶复合材料(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HEMA)与乙烯吡咯烷酮(vinyl pyrrolidone NVP)同PEGD水凝胶材料复合),经不同方法处理后对提高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PEGDA分别与NVP以及HEMA均分别以8∶2和6∶4比例复合,消毒灭菌后,以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接种到材料表面,取培养5天的样品,戊二醛固定,脱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