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期的“六淫”与“疠气”病因论

来源 :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jian_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治病必先明病因,这个原则即使对于最原始的时代也是一样的。上古时代,人们也从大自然寻找致病因素。比较明显的是把流行性季节病的病因归结为四时恶气的侵袭,由此形成“四时傩疫”、“九门磔禳”等群众性的大规模防疫御疫巫术活动。这种防疫巫术大约在原始时代就已形成,后来作为一种民俗代代相传下来,转化成节日礼俗。恶气病因观的理论化,则发展为“淫气”说。所谓“淫”,意思是过度,凡四时之气过甚即称为“淫气”。这种病因理论的形成,春秋时秦国的医和和郑国的子产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春秋时代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六气五行”和“六志生于六气”的观念不仅为战国时代五行学说的而且成为传统医学病因学说的源头。
其他文献
南岗区是哈尔滨市中心城区,省委、省人大、省政府所在地。辖区总面积18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73平方公里,辖18个街道办事处和1乡1镇,常住人口105万。全区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2个。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地处省城太原北部,东西北三面环山,汾河纵贯南北,辖区总面积285.6平方公里。本文介绍了政府关注支持,为社区中医药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构建完善体系,为
《灵枢·九宫八风》是运用天文、历法中的“八节”规律指导防病避邪的一篇文字。其中的“九宫图”和述及九宫的文字历来有诸多解释。实质是古人利用“天象”标定历法,以历法指
《易经》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源头。“医易相通”和唐·孙思邀的:“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都说明《易经》的哲学与中医学的形成与密不可分。本文探讨《易经》哲学对中医认识论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末梢动脉闭塞性疾病(PAOD)之一,且有肢体缺血表现如冷感不适、末梢动脉搏动消失、皮色苍白或紫绀、间歇性跛行、肌肉萎缩、静息痛、溃疡和坏疽等共同
下肢缺血性疾病是指因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其最典型的症状为间歇性跛行,严重者会出现缺血性静息痛、肢端缺血性溃疡和坏疽,甚至导致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现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常见的临床症状特征。 方法:利用北京地区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研究各症状的特征、性质及其之间的潜在关系,寻找代表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并引起下腹痛、痛经、性交不适、不孕、月经异常等一序列临床症状的疾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在位与异位ESC细胞通过分泌HA调节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使其向免疫抑制型转化,从而有利于内膜组织在异位的种植与生长;对孕激素敏感性下降可能是导致EM
本文关注医古文教学如何渗透中医学人文教育的问题,开篇回溯东西方对于人文的不同见解,从而突出中医学人文教育的独特性。由于中医是一门带有浓郁传统文化特征的自然科学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