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xWorks的软件总线自主恢复技术

来源 :第七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g_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提高嵌入式系统可靠性的需求,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引入了自主恢复管理机制.深入讨论了基于VxWorks的软件总线体系结构以及构件复用技术在自主恢复管理软件中的设计与实现.
其他文献
研究基于子网络撕裂法的撕裂点优化选择问题,总结了构建子网络时撕裂点选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基于增益分析的子网络撕裂点优化选择策略,给出了通过增益分析方法对撕裂点进行优化选择的实施步骤,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优化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增益分析的撕裂点优化选择方法能够选出可最大限度敏化目标子网络故障的撕裂点.
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卫星导航系统需要在同一载波上发送多路导航信号.直接线性组合的信号不是恒包络信号,在通过饱和状态的高功率放大器时会引起信号畸变,影响系统性能.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多路导航信号进行恒包络处理.介绍了两种常用的恒包络处理技术:互复用技术及多数表决技术,总结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关联功率损失作为评价恒包络算法优劣的指标.最后以GPS Block ⅡR-M卫星L1信号复用为例比较了
分析了卫星通信对抗技术,利用STK软件的通信分析功能和仿真演示功能,对干扰卫星通信链路上、下行链路两个方面进行了设计和实现.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不同干扰方法的可行性,并可为以后的卫星通信系统相关仿真试验提供借鉴和参考.
镜面反射点求解是星载GNSS-R(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Reflectory)接收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星载情况的特殊性,要求镜面反射点的计算具有快速和节约资源等特点.先描述了星载GNSS-R几何关系镜面反射点计算方法,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导航OEM芯片、FPGA和DSP的镜面反射点计算系统.利用此硬件系统计算了多个镜面反射点位置,并且与MATL
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愈加完善,逐步实现全球覆盖.目前导航系统已经覆盖整个亚洲地区,并为用户提供导航服务.研究了北斗与惯性导航系统进行组合后的导航性能.其中主要研究了以速度、位置作为观测量的北斗/INS组合导航系统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建立其卡尔曼滤波模型,并对其导航精度进行仿真实验与验证.结果显示,速度、位置的组合方式能够提高导航系统的导航精度.
扩频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能好等特点,在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多进制扩频和直接序列扩频两种系统,从误码率和扩频码捕获检测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性能比对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相比,多进制扩频传输系统在通信传输方面具有更强的系统可靠性,在通信对抗方面具有更好的抗截获能力.
28纳米工艺的Zynq-7000系列的FPGA芯片,由于集成了两个ARM的Cortex A9处理器硬核,成为完全可编程SoC,利用它的各种性能,以及新推出的Vivado Design Suite,可以实现更智能化的嵌入式信息系统,以满足嵌入式应用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LXI融合了网络和仪器领域的最新技术,提高了分布式自动测试系统的精确度与灵活性,降低了开发成本.总结了自动测试总线GPIB、VXI、PXI等的特点及其发展状况,介绍了基于LXI总线技术的分布式测试系统及其应用现状,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分析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针对目前Rootkit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被入侵者利用后造成的严重危害,对Linux 2.6下基于LKM机制的Rootkit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介绍了LKM机制实现内核级Rootkit的原理及过程,重点分析了LKM Rootkit的重要入侵手段——系统调用劫持,针对Rootkit实现更深层次的文件隐藏提出了改进思路.希望能够为更好地监测和防范Rootkit提供帮助.
介绍了ADI公司TS101芯片和PCI9054桥接芯片的特点.详细阐述了基于TS101芯片的PCI接口硬件设计要点,并对软件接口逻辑设计做了详细描述,可作为该系列DSP芯片PCI接口设计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