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有序:人民币资本账户可自由兑换的基本路径

来源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er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国在实施资本账户可自由兑换的顺序时,所采取的措施大体上反映了该国所面临的不同政策环境和现实制约因素,其中各国政府的特定优先次序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这可以说是与整体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中国按照“先长期资本后短期资本、先直接投资后间接投资、先资本流人后资本流出、先机构投资者后个人投资者”的路径推行人民币资本账户可自由兑换,较好地防范了金融风险。由于在一国实现经常项目的可自由兑换后,其对资本项目的管制在一定程度上会失效,再加上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提出,近来希望人民币快速实施可自由兑换的呼声较高。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是中国的既定目标,但达到这一目标的速度和节奏需要根据客观经济情况作出相应的选择。人民币资本账户可自由兑换的前提条件包括:稳定的宏观经济、健全的微观机制、健康的金融体系、有效的金融监管、有利的国际环境。显然,对照上述诸多条件,中国目前尚未完全具备。正因如此,未来人民币资本账户的可自由兑换仍将坚持渐进有序的开放路径。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浦东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以及进一步推进浦东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对策措施。
当代中国的制宪活动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下开始的,并经过了多次的修改。从主观方面说,在当代中国,推动宪法不断发展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制宪理念的变化。制宪理念作为宪法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宪法理念一样,它的形成与变迁深深根植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中。当代中国制宪理念的发展和变迁,经历了一个从工具宪法到制度宪法、再到权利宪法的演进过程。而支撑这种理念变化的主观动因,是对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关系认识
当代国际秩序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国际法在规范国际秩序方面,过去和现在均起着积极的作用。当代国际秩序变化中的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以及"9·11"事件后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依然折射出现行国际法的诸多不足。如何在把握国际法与国际政治、经济的互动中,发挥国际法推动国际秩序向永久和平的理想目标迈进的作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本文试图展示,中国现代化模式变迁背后,是国际安全环境的变迁在牵引。当中国的国际安全形势比较严峻的时候,中国的现代化模式会更加强调中央政府的集中调节、计划的积极作用,也更加强调自力更生;而当中国的安全环境相对宽松的时候,中国的现代化模式会更强调分权化管理、市场的积极作用,也更加强调中国与世界市场的相互依赖。
本文介绍新上海人中性别构成上,从男性为主过渡到两性比例趋于平衡;年龄构成上,女性在继续保持低龄化特征的同时各年龄段比例快速上升;受教育程度上,女性高学历比例的增长速度略快于男性,单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就业率与就业层次上,“男高女低”现象依旧明显。同时新上海人中女性内部群体分化也出现了新动态。
当前我国政府和志愿组织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两难境地:两者之间的平等关系是一种理想的建构,它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格局,充分发挥并调动志愿组织的积极性,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成效,但是这种平等合作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目前并不具备。政府和志愿组织之间的雇佣关系无疑是一种较为现实的建构,它能够在短期内促进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成效的提高,但无法彻底解决现有社会管理体制的不合理之处,也无法充分发
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拉双方虽为远邦亦可成为近邻。不断融人世界经济的中国正在从一个地区国家转变为新兴全球大国。拉美和其他发展中地区正在成为中国全球拓展的新前线,这呼唤着中国的新外交。
气候问题不单纯只是一国的国内问题,而是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成为了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难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关键在于合作,只有加强国际社会的气候环境合作,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各种压力。本文介绍了中国与东盟气候合作机制现状,分析了该机制的制约因素,并探讨了该机制的必由之路。
任何学术研究,当从相关概念入手,尤其当研究对象纷繁复杂而概念与现实热点问题纠缠不清,且国家的对外政策亦与其休戚相关时,厘清其核心概念不仅顺乎常理,更属应时之需,当代中东问题研究便属此例。中国提出了“促进中东和平,建设和谐世界”的明确诉求,了解和研究中东是践行该领域外交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中东的历史与地缘、民族与宗教、冲突与变革、石油与战争,极而言之,每一领域都可令涉足此间的学者皓首穷经。以方法论计
文章指出人类生存环境的日趋恶化强烈呼唤环境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传统道德教育的现代道德素质教育,也是未来的理想人格教育,具有超功利性、覆盖面的宽广性和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性等特点。良好的环境道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当前进行环境道德教育,一要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和利益观念,二要树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念,三要树立道德教育的自然性功能观,四要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五要充分发